第852章官匪一體與狼狽為奸
元祐二年六月甲辰(24)。
侍御史呂陶、左司諫梁燾等劾權知開封府蔡京、開封府推官張商英、判官李士亮、開封街道司賈種民等開封府主要官員瀆職、包庇等罪。
蔡京等人旋即上表乞罪,并閉門思過。
六月乙巳(25),蔡京詔罷權知開封府。
至此,蔡京達成了一項成就——大宋任期最長的權知開封府!
自元豐七年十一月拜為權知開封府,到元祐二年六月罷,前后歷時幾近三年。
同日再次下詔,以張商英、李士亮、賈種民等人瀆職的罪名,罰銅五十斤,并加磨勘三年。
這在官場上是非常嚴厲的處罰了。
大抵相當于現代的內部警告加留職查看。
是要被寫進吏部的告身,有了這個記錄,將來注闕、選闕,都會有嚴重影響。
當然,這只是做給別人看的。
因為,在元祐元年,趙煦親領開封府后,當時都堂宰執集議后,就上了個劄子,從此以后,開封府有司朝官以上的官吏差遣除授,都是趙煦親選、親除,有司不得預聞。
這很正常!
太宗、真廟,當初親領開封府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何況,如今趙煦是以天子之尊,親領的開封府。
相當于董事長直接領導nbsp;自然,子公司內部一切,都是董事長說了算。
就算是股東也不能干預。
所以,這個看似‘嚴厲’的處罰,其實約等于罰酒三杯下不為例,甚至可能還是一種軍功章——我為天子背過鍋,我為陛下受過罪!
至少,當事人都是這么想的。
在旨意下達后,張商英與李士亮、賈種民,都是稱罪不出。
但,回到家,大門一關,據說都是手舞足蹈,闔家歡慶。
六月丙午(26),中書侍郎曾布上書,言有涉案府界‘賊吏’十余人畏罪潛逃商、洛,乞指揮。
趙煦得到奏疏,只是笑了一聲:“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直闖是吧?”
商、洛山區里的綠林好漢們,在過去確實是大宋官府管不到的地區。
從慶歷三年郭邈山、張海起義失敗,殘余義軍轉入商、洛山區活動以來。
商、洛的山溝溝里面的山大王們,就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天下州郡犯事的罪犯、刑徒,只要有機會,都會往商、洛山區跑。
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商、洛山區,就是現代《水滸傳》里的梁山泊。
各種英雄好漢,強人梟雄,皆聚集于彼。
一個個不是在想著如何‘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就是‘待時而動,以順天意’。
大宋的官軍對商、洛的山區,曾屢次進剿。
但用處都不大,匪是越剿越多。
鎮壓了王倫,郭邈山、張海繼續造反,剿了張海,又來一個王則……
元豐八年,趙煦剛剛即位不久,就有軍賊王沖作亂,其根據地還在商洛山區。
王沖起事時,縱橫數州,最后是栽在了向宗回、高公紀兩人手里。
準確的說,應該是被回朝述職的熙河精銳,逮了個正著。
被俘一百余,斬首四百有余。
所有俘虜,全部刺配沙門島。
王沖死后梟首、暴尸!
所以啊,直到元豐八年,商、洛山區,都還是大宋哥譚。
但,現在,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
因為,英雄好漢們可以在山溝溝里打家劫舍,創業致富。
他們的子孫能嗎?
恐怕不能吧!
而且,誰愿意子子孫孫,都背著一個賊人的罪名,在山溝溝里當山大王?
《水滸傳》里的宋江,為什么一心一意想要招安?
答案就在‘身家清白’這四個字上。
元祐元年,汴京學府一期開售。
根據政策,購買汴京學府的人,汴京學府的售樓部門將不問其來歷,也不問其跟腳。
只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