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濟,開始沖擊著傳統的儒家綱常倫理。
立國之初,就發生過,兩個宰相為了爭一個富婆而把官司打到皇帝面前的事情。
這在其他王朝,幾乎不可想象!
發展到現在,儒、商開始合體。
福建、東南的商賈們,都開始供養族中能讀書的年輕人。
等這些年輕人求取到功名后,再反過來,給家族的事業提供官方保護。
像是章惇、蔡京、蔡確、呂惠卿,這些福建籍的重臣家族里,都有著大量經商的族人。
官商融合,已是世代的主流。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民間的有錢人很多!
當然了,這些人基本都是官商合一的。
背后總能找到一個或者幾個重臣。
像相州韓家、壽州呂家的人,為什么能不貪污就可以維持他們的宰執生活水平?
答案就在這里!
趙煦聽完劉惟簡的介紹,微微頷首,然后就道:“辛苦老鈐轄了!”
“但有個事情,尚需老鈐轄替我奔走一番……”
“請大家吩咐!”劉惟簡立刻表態。
“我素來關心河北百姓,重視河北民心!”趙煦說道:“故此,即位后便屢次下詔推恩河北士紳,更遣宋用臣等,于河北清淤、修路、鋪橋!”
“凡此種種,天下共見,士民所共知!”
“此番買撲抵當所,更是單獨為河北路,單劃一個抵當所!”
“此事,老鈐轄當與河北諸商賈,詳細闡述,務必使諸商賈皆知我對河北的關愛!”
“此外,老鈐轄可透露一個事情,與河北諸人……”
“便說,此番買撲,即使未能中標,也不必憂心,我自還有好處與之!”
河北路!
是大宋的軟肋,同時也是大宋最特殊的地區。
自大宋立國以來,河北路就是一個真正的自由經濟社會。
趙官家們在河北,既不榷鹽,也不榷鐵,甚至連酒都不榷。
放任民間自由野蠻生長!
所以,大宋的河北出巨商!
河北人有錢到什么地步?
趙煦記得,就在元豐八年的時候,河北路有司就報告說,有個大商賈,希望買撲整個河北的鹽業市場。
而且,他提出一個驚人的價格。
但是,趙煦看到了奏疏后,立刻馬上就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還下詔嚴厲訓斥了有關官員!
后來,更是借口其他理由,貶黜了那個上書提議的官員。
為什么?
因為河北有統戰價值!
但凡趙官家今天敢在河北實行食鹽榷買制度,讓河北人吃趙官家的高價鹽。
明天河北人就會用腳投票,潤去遼國,當耶律家的臣民。
別笑——因為,在大宋境內,生活著一大批既有遼國戶口,又有大宋戶口的所謂‘兩輸戶’。
這些人,既向遼國納稅服役,也向大宋納稅、服役。
看上去,這些兩輸戶們的日子應該很慘了吧?
事實是——整個天下,沒有比這些宋遼邊境上的兩輸戶們更快活的群體的了!
因為,宋遼都在爭相的拉攏他們,統戰他們,給與他們超級優惠的政策!
像是大宋,就長期不向他們征稅,也不要求他們服役。
后來還是仁廟朝的時候,有人說——兩輸戶一直不納稅,似乎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