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完顏阿骨打在汴京?!
當天上午,刑恕就急匆匆的奉旨,來到了福寧殿東閣靜室之中。
君臣密談了一個上午,到了午時,刑恕才拜辭而去。
他回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分別去夷門坊和永昌坊,去拜訪劉夫人(李師師)與柳夫人(蟲娘)。
枕邊風吹起來!
同時,刑恕還派人去到汴京學府里,從學府的工作人員手中,拿到了一張無限期的隨時入學文書。
只要拿著這文書,汴京學府的蒙學、小學和學堂(中學)都可以隨時入讀其開設的‘名師班’。
這種班的老師,不是名師就是擁有特奏名的功名的進士!
有時候還可能聘請正牌進士講學!
這就是專門給耶律琚和耶律永昌準備的禮物了。
教育特權!
這是哪怕是契丹人,也無法抵擋的誘惑。
而大宋進士的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
做完這些事情,刑恕就施施然的派人去了都亭驛,請耶律琚和耶律永昌今夜到桑家瓦子游玩。
安排完這些后,刑恕便前往開寶寺,會見義天與高麗國王使者李資義。
和這兩個人,談了一下午,終于談妥了一個雙方相對愿意接受的條件——
義天和李資義,作為高麗國國王王運的代理人,代表高麗,以高麗的慶元、南浦這兩個知名的港口為抵押,向大宋貸款兩百萬貫,年息十一,當然是復利!
此外,這筆貸款,并不是直接給高麗人兩百萬貫。
而是效仿當初的宋遼交子貿易條約,由大宋朝廷擔保,向高麗國開出一個總額兩百萬貫的信貸額度。
然后,高麗人就可以在大宋提供的甲械物資名錄里選購甲械了。
這其實就是在借著高麗人的由頭,給三衙大將們一個平賬的機會。
管是三副甲湊一副,還是多少神臂弓湊一把。
總之,千載難逢的平賬機會來了。
只要抓住機會,就可以將歷年爛賬,一筆勾銷!
對大宋來說,這樣的交易,哪怕在經濟層面其實也并不虧——哪怕最后高麗被滅了,什么都撈不著,大宋損失也不大。
所謂的兩百萬貫貸款,其實只是個數字罷了。
實際支出,不過幾萬貫最多十來萬貫的甲械修復費和一些運輸費用罷了。
其他的,不過是些舊甲、舊械。
這些東西,本就已經淘汰了/不堪使用了。
都是存在武庫里吃灰、生銹的。
高麗人買走,甚至可以說是做了好事。
最起碼,盤活了經濟,刺激了軍工生產。
甚至說不定,可以有機會,在戰后拿著高麗人簽的條約,找遼人要好處。
最起碼,能有借口可以介入高麗事務。
至于遼人認不認?
外交上的事情,本來就是有棗沒棗打三竿。
當年慶歷增幣事件和熙寧割地事件,不就是遼人隨便找個理由,利用大宋的恐遼癥,換出來的好處?
試試嘛,又不會掉一兩肉!萬一成了呢?!
至于,高麗能不能撐過去?
老實說,連趙煦都沒有信心。
畢竟,遼人十幾萬大軍,頓兵高麗已經差不多一年了。
在過去一年,遼軍不僅僅打到了開京,將之圍困了起來。
還順利度過了,高麗半島北部的寒冬季節。
這就說明,遼人取得了比之前三次戰爭更大的進展,至少他們可以在半島北部的冬天,安然的生活下來。
半島北部的冬天,那可是現代軍隊去了都要喝一壺的存在。
冬天之后,春季冰雪消融帶來的洪澇,則又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