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吐蕃正統在大宋
李清臣苦笑一聲后,拱手道:“奏知陛下,朝野人心浮動,臣也是無奈,不得已才來乞陛下指揮!”
趙煦嗯了一聲。
對于李清臣的為人,趙煦是很熟悉的。
這位大臣人品道德是過硬的,能力也是很不錯。
屬于新黨內部,少有的謙謙君子。
他的問題也在這里。
太君子了!
太講道德和原則了。
平時還好,一旦遇到政治極化的環境,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兩邊不討好,兩邊都討厭的人。
比如,在趙煦的上上輩子,紹圣紹述之后,李清臣居然想著和舊黨握手言和,讓舊黨投降輸一半,回到熙寧丶元豐,新舊兩黨斗而不破的政治中去。
這誰肯答應啊?
于是,這位在元佑后期,為趙煦親政立下汗馬功勞的宰執,在紹圣初年光速出局。
極化的政治,不需要中間派。
只有保守派和激進派之分!
就是那種,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了的區別。
而在如今的這個事情上,李清臣顯然是遇到了和他在紹圣初年一樣的問題。
他想和稀泥,讓所有人都滿意。
但最后的結果,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滿意!
想到這里,趙煦就看向李清臣,道:“相公……”
“臣在!”
“說說看吧,相公都遇到了些什麼問題?”
李清臣嘆了口氣,奏道:“陛下,自樞密院公布入京述職文武官員名錄以來……”
“朝野物議,便一直在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安祿山殷鑒不遠云云……”
趙煦聽著,只是笑了笑。
安祿山丶史思明兩人,在安史之亂后,可是長期在魏博丶成德丶范陽(盧龍)三鎮地區,被民間尊為圣人。
香火祭祀不絕。
甚至可能在現在,都還有人在偷偷的給安祿山丶史思明上香。
這些可都是漢人!
而且安祿山丶史思明叛軍中,絕大多數的軍將丶士兵,都是漢人!
所以,安史之亂是一場新的五胡亂華嗎?
錯!
是李唐政權,長期漠視丶壓榨丶剝削丶歧視打壓河北人民,將河北人當耗材,極盡壓榨了百年后的總爆發!
沒有安祿山丶史思明,也一定會有王祿山丶張思明來造反。
這是不以任何主觀意志而改變的客觀結果。
安祿山丶史思明,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是河北人推出來的代言人。
他們是復仇者!
而大宋作為從五代廢墟里建立起來的王朝,那些士人能不知道這些史實?!
他們知道的。
所以……
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什麼安祿山ptsd……
都是藉口,都是幌子!
這些人吶,只是不想別人上桌吃飯罷了。
但……
這對趙煦是個好事情。
正是因此,他才長期漠視,甚至縱容了輿論。
故此,趙煦在笑完后,就道:“朕觀圣人言: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熙河諸將,自入我朝以來,素來忠心侍奉,奮勇殺敵……可謂是功勛昭著,為國羽翼!”
“物議何以如此?”
李清臣道:“物議以為,朝廷當以安祿山為戒……”
“安祿山?!”趙煦笑了:“安祿山固曾叛唐,然則哥舒翰丶高仙芝丶仆固懷恩,難道不是忠臣?”
“相公啊,回去后,若再有人為此事尋相公……相公便將朕的話,告訴他們……”
趙煦看向李清臣,認真的說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公等不可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