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入朝的吐蕃各部
元祐二年七月癸酉(24)。
辰正剛過,汴京城西外約五十里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隊伍,出現在了金明池前方的地平線上。
滾滾煙塵,沖天而起。
原本在官道上,慢吞吞的行進著的商賈車隊,見此情況,趕忙避讓開來。
因為,他們都看到了,那支隊伍中出現的騎士。
數以百計的騎卒,騎乘著高頭大馬,踩著官道上的煙塵,緩步而行。
他們打著旗幡,舉著儀仗。
哪怕是什么都不懂的農民,也該知道,這是有邊郡的重臣回京了。
等到那支隊伍,靠近的時候。
避讓在道路一旁的商賈們,終于看清楚了,那些騎士打著的旗幡和儀牌上的結銜文字。
所有人都是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然后忍不住的低聲念了出來。
“中大夫……資政殿學士……上護軍……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使……”
“嘶!”有關心國事的商賈驚呼起來:“是熙河的經略相公趙公才回朝了!”
眾人紛紛驚嘆起來。
去年,西賊與吐蕃聯兵入寇,烽火從河東一直燒到熙河。
大宋數千里邊疆,處處告急。
一時,兵兇戰危,汴京城中更是人心惶惶。
即使是當時的汴京新報,天天刊文,宣稱西賊跳梁小丑,吐蕃不堪一擊。
但,大家還是害怕和擔心。
倒不是怕西賊和吐蕃打到汴京來——他們還沒那個能力。
而是怕,戰事延宕,久戰相持,朝廷加稅。
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自己似乎白擔心了。
因為,汴京新報似乎說對了!
西賊果然是跳梁小丑,至于那吐蕃更是不堪一擊。
官軍都沒怎么出力,吐蕃兵就已經大敗虧輸。
熙河方面傳回來的戰報,更是說明了,吐蕃人甚至連熙河路的邊都沒摸到,就被堵在了龍羊峽那邊。
至于西賊
雖然看著來勢洶洶,但好像也不怎么經打。
他們處處進攻,處處碰壁。
無論是熙河還是鄜延、環慶、河東,都被大宋官軍擊敗,斬首數以千計。
而朝廷更是適時的布告,不會加征稅賦,讓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特別是他們這些做行商的人。
在知道這些事情后,立刻就在家里還了神,酬了愿。
沒辦法!
小本買賣,官府隨便加征一點稅賦,落到他們這些人身上,就可能讓他們家破人亡。
于是,當他們看到,回京的是來自熙河的經略相公時。
都是下意識的露出了笑容。
托汴京新報科普的福,如今的大宋,只要是愛看報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會知道一些天下的情形,明白一些家國天下的道理。
然后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的,就被汴京新報洗了腦。
這也是新聞傳媒的妙用。
通過文章分析與科普介紹,在讀者心中,分出【我們】和【他們】,并建構、凝聚一個共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