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等于,將來會是他的嗎
得想個辦法,把這筆錢忽悠到手!
尤其是,當趙煦想起,他的上上輩子,元祐時代,他父皇所留下的封樁庫六千多萬貫積蓄,被太皇太后在朝臣們忽悠下,全部拿出來,補了各種各樣的虧空和窟窿。
以至于他親政后,封樁庫里,干凈的都能跑耗子。
想到這里,趙煦的心思就更堅定了。
那怎么讓老太太心甘情愿的把這筆錢,留給向太后呢
趙煦下意識的摩挲了一下小手,然后就有了主意。
便對向太后道:“母后,宗回國舅和高公紀,此番出知熙河,給國家社稷是立了大功的!”
“兒想著,是不是可以用高官美爵來酬謝”
“這……”向太后猶豫起來:“不好吧!”
“吾是向宗回的親姐,太皇太后則是高公紀的親姑……”
“若是隨意厚賞,天下人恐怕會說閑話……”
“尤其是,六哥如今還未親政……”她看向趙煦,道:“再者,朝廷對向宗回、高公紀的封賞,已經足夠了!”
這是事實!
趙煦即位之初,向宗回、高公紀,都是身無官職的閑散外戚。
一個只當過群牧司判官,一個只做過閤門邸候。
其本官階都是大使臣!
短短兩年時間,就從大使臣一路跳進遙郡,又從遙郡跳進了橫班。
如今,向宗回已官拜四方館使、相州防御使。
高公紀則是東上閤門使、寧州防御使。
只要落去諸司正副使的頭銜,就是正任官了。
而這對他們,再簡單不過了。
等他們下次從熙河回京,就必然能成正任。
國朝外戚、宗室,正任官雖然不少。
但實權正任,開國以來就沒幾個。
而這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將來必定是生兼節度,死封郡王甚至國王的外戚。
所以,他們其實也不需要封賞了。
再封賞就太過了!
趙煦嗯了一聲,有些遺憾的道:“母后所言,也有道理……”
“但兒卻還是想要賞些什么……”
得找個由頭,提醒慶壽宮,她百年后,高家就得指著向家才行。
“不如這樣……”
趙煦看著向太后:“追封宗回國舅以及高公紀三代吧!”
高家不需要追封!
因為,已經追封了好幾次了。
但向家絕對需要!
尤其是向太后的生父向經——堂堂太后之父,到現在都還只是一個定國軍節度使。
規格太低了!
起碼郡王起步!
故此,趙煦這是打著封賞向宗回、高公紀的幌子,給向家抬咖。
同時,也是釋放一個信號給宮中內外知道——朕,是母后的孝順兒子,當然會向著向家嘍!
如此一來,慶壽宮應該知道如何選擇了。
兩代太后,幾十年的積蓄,趙煦可是饞的很,說什么都想扒拉到自己兜里來!
向太后被趙煦的說辭動搖了。
她自然是個孝女!
自然想給亡父爭取待遇!
再怎么樣,王爵總比節度使顯赫!
但她還是顧忌著名聲,便道:“此事,且待吾與娘娘、宰執們商議后再說!”
趙煦笑著點頭。
商議
這種事情,只要提出來,誰會反對
大家贊成都來不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