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說,文熏娘也是認了她當義母,由她親自教育的人。
又是文臣家的女兒!
能幫的,她當然會幫!
趙煦點頭,道:“那便允了吧!”
向太后頷首:“那我便命太師,興龍節時,送縣君侍女入宮!”
如今,距離興龍節還有差不多四個月。
四個月時間,怎么著都夠文家,找到合適的人了。
就是……
向太后在心中,不由得想道:“這其中,會不會有一個姓李的呢”
這大宋朝的宮廷妃嬪們,在入宮后,都會從各自家里,帶一些從小培養起來的侍女入宮。
這些侍女,通常都被算作女主人的影分身。
平時侍奉左右,忙前忙后。
需要的時候,作為女主人的代餐上場,滿足皇帝的需要。
其角色定位,類似于民間的通房侍女。
一般情況下,這些人生下的孩子,也會被算作女主人親出。
想當年,章獻明肅無子,所以不能被冊立為皇后。
于是,她身邊的侍女李氏挺身而出,為章獻明肅生下了仁廟。
欣喜若狂的仁廟,當即宣布——此德妃所出也!
章獻明肅于是被順利冊立為皇后。
而作為影分身的李氏,卻只是被封為縣君。
這就是標準的民間玩法了。
然而,這套玩法在民間能行得通,在天家卻是行不通的。
因為,一旦生下的皇子,最終成了皇帝。
就必然會想辦法,扶正自己的生母。
就如仁廟,最終追封李氏為章懿皇后一般。
想到這里,向太后就看向了自己面前的這個孩子。
看著六哥握著她的手,一副孺慕、親近的模樣,她心中便大感寬慰。
因這孩子確實是將她這個嫡母,視作生母一樣孝順、服侍。
即使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朱氏。
朱氏在她面前,更是謹小慎微,從不敢以官家生母的身份自居。
相反,從來都是伏低做小。
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場合,姿態都擺的很正。
對外也都是說【官家乃是娘娘親出,吾只是代為誕育而已】。
完完全全就是一副民間小妾的模樣,就連自己在宮中給六哥織的衣服,都是要送到她這里,用她的名義,送到福寧殿。
這就很好!
免了將來許多麻煩。
朱氏如此識趣,六哥又是這般孝順。
她這個嫡母、女主人,自也不會小氣。
于是,這兩年來,她不斷的給朱氏提升地位和待遇。
不僅僅是允準了朱氏升格為太妃,還升朱氏所住之地,稱為‘殿’,以太妃所用命令稱‘箋’,同時更命入內內侍省尊太妃之位格,次在太后之下。
甚至,她還想好了,將來百年后,遺詔里是要給六哥和朱氏,掃平障礙的。
譬如說,效章獻明肅遺詔尊章惠皇后(保慶楊太后)故事,遺詔尊朱氏為皇太后。
將朱氏給扶正,讓她也享受一下太后的待遇。
這樣,將來到了永裕陵相見,也依然能和和睦睦。
在這個問題上,向太后是想的開的。
她的底線,也只是,自己的先帝元后、發妻地位,不能受到挑戰。
這樣想著,向太后就對趙煦道:“對了六哥,前些時日,太妃來見我,說是三娘就要到婚配的年齡……也是時候開始給三娘選個駙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