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瀆圣同盟
和耶律洪基一般,林希在回到遼人準備給宋使安排的住處后,也命人將遼主的條件,以快馬通過國信道傳遞回國。
所謂國信道,是這中古時代,為了外交而專門開辟的通道。
宋遼、宋夏之間都開辟有專門的國信道。
不過出于安全考慮,列國之間的國信道,都會避開各自敏感的軍事、戰略要地。
因此,有些路段,需要繞行。
但,國信道上往來的信使,可以免于一切官方的檢查,并無視彼此的稅卡。
所以,宋遼交子貿易興起后,宋遼國信道,就變成了兩國貿易的通道。
然后,就成為了一個便捷走私通道。
雙方的權貴,都開始利用這個現成的免稅通道,大量走私商貨。
甚至是銅錢、白銀和黃金。
一般來說,是大宋的銅錢流向遼國,而遼國的白銀和黃金流向大宋。
比較有意思的是,雙方的統治集團,似乎都對這個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于是,走私越發猖獗。
甚至可能已經達到了交子貿易額的三分之一。
且還在不斷高速上漲之中。
所以,無論是耶律洪基派出的信使,還是林希派出去的信使,在旅途之中,所消耗的時間,都比過去要多的多。
因為,有大量的商旅,充斥于國信道上,很多人都在趁著入冬之前,道路干燥的時間點,大量走私。
于是,在有些路段,直接形成了擁堵。
耶律洪基自不知道這些,他在第二天,在行宮中接見了來自西回鶻的使者,在對方一聲‘阿舅’的奉承中,迷失了方向,答允將派阻卜騎兵,支援西回鶻。
當然了——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遼國對草原阻卜諸部的國策。
既想方設法的,減少草原上的阻卜人口,并不惜一切代價,限制阻卜人獲得各種技術人口和材料。
這是從遼立國之后,就開始執行的國策。
每一代遼主,無論昏聵還是英明,在執行這一國策時,都是無比堅定的。
也就是到了耶律洪基這一代,因為遼國在和西夏的戰爭中暴露自己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的事情,讓草原的阻卜各部,漸漸開始脫離遼國的掌控,開始聽調不聽宣。
但,遼人依舊牢牢限制著草原上的阻卜人,獲取包括鐵器、銅器在內的金屬,同時,嚴格限制著鐵匠、木匠等技術人才流向草原。
所以,與其說是西回鶻人的奉承與阿諛,讓耶律洪基迷失了方向。
倒不如說是遼國對草原阻卜各部的戰略思想,驅動著耶律洪基的行為——
這幾十年來,草原上的阻卜人,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戰爭。
他們的人口越來越多。
諸部實力,也開始膨脹。
這對遼國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遼人心中很清楚——必須要減少阻卜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北方,安定草原。
而讓阻卜人去西域,介入回鶻事務,并參與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也是被實踐證明,非常有效的辦法——圣宗統合年間,黑汗王朝在滅亡于闐后,進攻高昌回鶻。
彼時的遼國,正在和宋庭,拉鋸于澶州一帶,面對高昌回鶻的求援,無力援助,于是就動員了阻卜諸部數萬帳支援高昌。
這使得,黑汗人在滅亡高昌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此戰之后,遼人就發現了這個模式的好處。
既能減少阻卜人口,也能干預西域事務。
簡直是太棒了!
從此,遼國就頻繁的借助阻卜的力量,不斷干涉西域、西夏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