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鐵錢與巨艦
廉州(大約在今廣西省北海市合浦縣),大宋在廣南西路最重要的對外窗口,自古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中轉站。
如今,更是成為了溝通交州、雷州、崖州、交趾,轉運糧草、商貨的海上交通樞紐。
同時也是整個廣南西路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廉州地方上,最大的地頭蛇,就是官拜懷遠大將軍、沿邊侗溪宣撫使、廉州刺史的岑自亭。
時值十月下旬,廉州當地的氣溫,卻依然是溫暖舒適的二十來度。
在北海的海風吹拂下,岑自亭親自領著蔡京,走在廉州錢監的工坊之中。
待到將錢監內外,都視察了一遍。
岑自亭便命廉州錢監的監當官,取來了十來枚鑄造好的鐵錢,將之拿給蔡京看。
岑自亭介紹著:“經略相公請看,這是章相公離任前,命我督造的鐵錢……”
蔡京微微頷首,接過了岑自亭呈來的鐵錢,將之拿在手中把玩起來。
他自知道,大宋地方財用匱乏。
故此,地方官想要搞錢的話,就得想些歪主意。
其中,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鑄鐵錢來割韭菜。
尤其是隨著陜西、熙河、成都、梓州等路,都開始使用鐵錢。
天下諸路,但凡有些上進心的官員,就都開始眼紅鐵錢的好處。
譬如說,吳居厚在京東路就利用徐州利國監,大鑄鐵錢。
巔峰時,利國監一年鑄造的大鐵錢,就多達百萬貫。
可惜,這鐵錢卻不是隨便什么地方,都能玩得轉的。
吳居厚就搞砸了!
利國監的鐵,不僅僅脆,很容易就會在使用過程中破損、碎裂。
同時,京東路位處京東,交通發達,自古就是商業輻輳之地,經濟和金融都很發達,并不具備鐵錢的流通環境。
所以,吳居厚鑄造的鐵錢,得運到陜西那邊才能使用。
從京東路,把上百萬貫的鐵錢,運到陜西去使用……
光是運費,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國監的鐵錢,其實是虧本的。
只是吳居厚善于向上管理,向下壓榨。
把成本都攤給了京東路的百姓和利國監的工匠,這才勉強維持了局面。
然而,元豐八年,先帝駕崩,利國監的工匠馬上就暴動,把他趕下臺。
蔡京當年,是親歷了吳居厚案,還參與了相關審理工作。
所以他很清楚,鐵錢的利弊。
捏著手里的鐵錢,蔡京問出了關鍵問題:“岑刺史,這鐵錢錢性如何”
京東的鐵錢,就是因為錢脆,所以成本極高,但流通性極差!
在陜西都不出去!
必須折二甚至折五,才有人收!
偏生,當年吳居厚鑄這些鐵錢,戶部為了流通,把它們都當成了賞賜,發給了陜西各路的將士們。
將士們拿到這些劣質的京東鐵錢,到手就貶值兩三倍甚至四五倍。
這是很傷士氣的事情。
當今官家即位后,為了給吳居厚那廝鑄造的劣質鐵錢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