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著,趙煦就笑起來:“有蔡京在,我應該不用太過擔憂東南亞人民……”
那可是六賊之首!
即使以中國的歷史廣度,都可以排進前十的大奸臣。
千古以來,能和蔡京比肩的,估計也就李林甫、和珅、秦檜等少數人物。
所以啊,蔡京一定可以解決,東南亞沒有太陽的這個bug。
叫東南亞人民,很快就能享受他的雨露恩澤。
正好,東南亞地區,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和南美很是相似。
都是雨林密布,沼澤無數,水網發達的地區。
實乃中古版聯合果品的最佳溫床。
當然了,現在的技術條件下,種香蕉是不現實的。
但可以種稻米啊!
交州的甘蔗園,已經證明了,種植園經濟是可行的。
只要丟掉良心和道德。
那么,這個模式不僅僅可行,而且大有前途!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東南亞地區,還存在著一種趙煦亟需的天然工業原料——古塔膠!
這種天然膠,可以作為橡膠的代餐使用。
而且,在防水和抗太陽暴曬方面,比橡膠性能更好。
只要能找到這種天然樹膠,那么,大宋的工業發展,就有了飛速發展的前提。
正想著遙遠的廣西,憧憬著解決了東南亞人民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里,沒有太陽的這個bug后的美好未來。
趙煦聽到了腳步聲。
然后,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口傳來:“大家……”
趙煦循聲看去,看到了童貫的身影。
“剛想蔡京,童貫便來了……”
“這算是個吉兆吧”趙煦頓時就露出笑容,問道:“何事”
童貫在半個月前,正式入宮,被趙煦任命為新的‘皇帝殿邸候’。
至于馮景,則與之完成了換家——被任命為提舉汴京小報公事。
明面上這是一個協調探事司,監視汴京小報的職務。
實際上,卻是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的總編輯。
所以——馮景成為了第二任胡飛盤。
“回稟大家,通見司送來了遼主的最新國書……”
趙煦立刻坐起身子,吩咐道:“快快呈來!”
在即將過去的這個十月,趙煦和遼主耶律洪基,都在通過各自的信使,互相往來,交換彼此的意見,協調各自的立場。
一時間,國信道上,信使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了一天之內,前后有十余位信使在國信道上奔馳的盛況。
而隨著信使往來,趙煦和耶律洪基的立場,也在快速接近。
首先談妥的是交子的問題。
十月已丑(十一),兩國就初步達成了,有關元祐三年增發交子一百五十萬貫的協議。
這是趙煦和耶律洪基討價還價后的結果。
耶律洪基要價五百萬貫,趙煦還價四百萬貫。
最后,兩位君主各退一步,決定將新的交子貿易條約的額度,提高到四百五十萬貫。
根據趙煦和耶律洪基談出來的新條約,遼國需在元祐三年的三月之前,給付大宋白銀二十五萬兩,以作為增發的那一百五十萬貫交子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