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微笑著點頭:“卿且別急著感恩,朕還沒說完呢!”
“除了去年的約定外,朕還希望,與高麗增加有關兩國海事救援的條款……”
“大宋商船若在高麗近海或者港口處,遇到危險,高麗當盡一切可能,提供所有可以提供的救護!反之,若高麗商船,在大宋近海遇險,大宋亦將為高麗商船,提供一切可能之救護!”
李資義一聽,臉都笑開了:“陛下圣德,高麗景從!”
趙煦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起來。
他自是早知道,高麗人肯定會答應他這個條件。
因為,儒家文明圈內的國家,就沒有不渴望得到中國認同的。
所以,這種表面上對等的條約,對儒家文明圈內的所有國家,都有著致命誘惑。
去年,大宋與交趾議和的時候,章惇就提出了類似的條約。
交趾人連想都沒有想,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由此,大宋與交趾,簽訂了地球第一份明文規定的,列出詳細海上救援、互助細則的條約。
條約細則是趙煦派探事司咨詢了在汴京旅居的大食商人,然后結合了東亞社會的公序良俗后,制定出來。
不得不說,在如今這個時代,大食人才是走在世界最前面的海商。
其在如今,就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海上救援規則和慣例。
且已擁有了相應的制度保障!
大宋在這方面,就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自然是需要吸收、借鑒和學習的。
如今,與高麗再簽署類似條約,直接拿著大宋和交趾的海上互相救護條約,改一下名字就可以拿過來用了。
從大宋與交趾的海上救護條約簽訂后的實施情況來看,因為條約規定,獲救船只和船員,需要對施救者,根據施救的情況、風險,提供從最低一百貫到最高相當于船上貨物價值三分之一的報酬(一般報酬,由被救方與救援者雙方商定,若遇糾紛,則由獲救地官府司法官裁決,如不服判決,可上訴至一個由大宋與交趾兩國共同任命的海上救援法庭裁決)。
所以,交趾人對救援大宋遇險商船,非常積極。
已經有好幾艘在交趾近海,遇險傾覆的商船,連人帶貨物,被交趾的漁民、商船救起來的例子。
這給大宋海商遠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畢竟,出海遠航,風險巨大。
一不小心,就可能沉船。
在異國他鄉,一旦沉船,通常損失就不可挽回。
多數海難,更是連船帶人直接沒了。
現在,海商們卻可以在整個大宋海域和交趾海域,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證。
因為有報酬,故而一旦遇險,只要附近有船只,就都會提供救援。
哪怕貨物撈不起來,起碼可以保住命!
這對大宋海商的出海積極性的提高,自然是很大的。
當然,目前來說,因為時間太短,效果并沒有顯現出來。
但,這一點也不妨礙,趙煦尋找一切機會,與相關國家簽訂海上救護條約。
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宋真正走向海洋。
等著李資義感恩完畢,趙煦才繼續說道:“對了!愛卿回國后,可以告知貴國上下,朕也非是小氣之人!”
“既然高麗港口,對大宋商船開放,那么,大宋港口也會對高麗商船對等開放!”
既然是自由貿易,你就不能,單方面的要求別人對你開放,而自己卻捂著盤子。
這樣的話,邏輯就沒辦法閉環。
除此之外,倘若大宋只要求高麗開放,而自己卻對高麗關閉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