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它!
當代大臣,能如潤國公般,得當今天子幸愛、親近的也是屈指可數。
沒辦法!
蔡確是大宋開國以來,第一個得天子特旨,出判桑梓,牧狩一方的前宰相。
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讓蔡確的圣眷,躋身于晏元獻公、韓忠獻公等先朝名臣之側。
更不要說,這位前宰相在福建一任就是幾近兩年。
這兩年中,每逢節慶、蔡確生辰、其母、妻生辰。
宮中天使,都會前往蔡府宣詔慶賀并賞賜諸多御物。
更夸張的是今年四月份,這位前宰相的妾室在泉州給其生了個兒子。
本來,這只是小事。
但消息傳到京中,天子下詔,恩蔭其為太廟齋郎。
人家剛剛出生,眼睛都沒有睜開,甚至可能連乳名都還沒有。
就已經吃上了趙官家的俸祿!
其起點就是無數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位。
于是,京中內外,紛紛感慨這位前宰相的圣眷之濃,世所罕見。
便連他們這些守驛站的苦哈哈,在閑暇的時候,也都感慨過。
如今,見著這傳說中的人物回京,自然都是誠惶誠恐。
驛站的官員,連忙帶著驛站上下的人出去迎接。
然而,他才剛剛出門,便看到了在驛站的對面,專門給在京官員們準備的官亭里,也走出了數十人。
皆是身傳衣,戴著厚厚的幞頭。
為首的一人,更是直接迎向那走來的儀仗,跪到了路邊。
而那清涼傘下的馬車,掀開了車簾。
身穿紫袍,戴著展腳幞頭的宰相,手拿著熏爐,微笑著看向了那跪在路邊的年輕人。
“謂兒請起吧!”
他的眼睛,從蔡謂身上掃過,然后看向了蔡謂身后的眾人。
既有他的姻親之子,也有他的友人之子,更有他的同僚之子。
甚至還有著昔日政敵的子侄。
所有人看向他,一雙雙眼睛,泛著各種各樣的神色,然后像商量好了一樣集體拱手而拜:“晚輩等拜見蔡相公!”
蔡確平靜的看著這些人,說道:“諸位賢侄冒雪親來此地相迎,實在是讓吾感動!”
但他的眼睛,卻已投向了遠方那巍峨的汴京城。
在他心中,有著澎湃的情緒,正在縈繞。
于是,他輕聲吟道:“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此,南仲討伐獫狁歸途時的心聲。
也是他如今的心聲。
去國兩年,經略福建,主持市舶司建設,推行官家之策,招徠遠方商賈,鼓勵福建海商出海。
凡此種種,皆是從無到有,篳路藍縷。
只有他知道,他費了多少心思又了多少心血!
但他樂在其中!
不止是因為,他在福建,是為桑梓父老謀福利,是給他的家族與子孫留遺澤。
更是因為,他是在報效君父的深恩。
一如南仲為了報效宣王之恩,不為寒暑,不避風霜,甘冒奇險,遠征異域。
而他也和南仲一般,凱旋而歸!
翌日史書之上,必有他蔡確的一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