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鸚鵡”趙煦眨了眨眼睛,想起了他上上輩子知道的事情。
“確實是只機靈的小鸚鵡啊!”
“這樣吧!”
“若相公不嫌棄,朕給此子,取一個名字如何”
“此真小兒之福,臣之萬幸也!”
官家親自賜名,這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潛臺詞幾乎等于——將來此子要被官家帶在身邊!
等于是直接給了一張富貴一生的門票。
不止蔡確聞言,驚喜萬分,感動非常。
其他在場蔡家人,也都是欣喜不已。
卻是不知,趙煦這是在獎賞!
獎賞他懷抱的這個小兒的母親,也就是蔡確身邊的愛妾,那個跟著蔡確貶死于新州的琵琶。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蔡確落難被貶之后。
昔日的煊赫一時的蔡府,剎那破敗。
蔡確本人,更是幾乎眾叛親離——妻子與之和離,女婿與之割席。
只有一個侍妾,一個叫琵琶的侍妾,還有一只會喊琵琶的鸚鵡,跟在他身邊。
所以,當趙煦知道,跟著蔡確南下福建的侍妾琵琶給其生了一個兒子后,他就已經決定給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小兒一個富貴。
不止在其出生后,就特旨恩蔭一官。
如今更是要給其賜名。
只是沉吟片刻,趙煦就道:“屈子詩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公,乃是當代儒臣,文章天下知名!”
“此子當承相公之志,繼先賢之業,求索于圣人之道!”
“便取屈子之詩,給其取名‘修遠’吧!”
“愿其將來,治學以勤,問道以聰,遇挫不餒,得勝不驕,始終如一,求索大道!”
蔡確聽著,大喜不已:“官家垂恩,賜以‘修遠’之名,臣敢不奉詔謝恩”
其他蔡家人,紛紛拜道:“陛下隆恩,闔府有榮,臣等頓首再拜!”
……
在經歷了這個插曲之后,趙煦便聽取了蔡確在福建這兩年的工作報告。
自然,蔡確都是揀著好的說。
對于隱憂和問題,是只字不提,只說成績和未來。
也只謝趙煦和朝廷的政策與恩典。
于是,這天子臨幸慰勉宰相的會面,變成了歌功頌德。
直將趙煦吹捧成了千古一君,好似他雖然是坐在汴京城里,但他的光芒卻隔著千山萬水,溫暖到了福建人民的心靈與身體。
在蔡確的描述中,福建百姓,儼然成了他在現代新聞上看過的有些人民。
天天不是在感恩趙官家的恩情,就是在沐浴趙官家的恩情。
趙煦聽著,自是受用無窮。
心中也是有著念頭,想叫馮景找人參考著蔡確的描述,寫一篇《福建萬民同心共慶官家圣節》的報道。
叫汴京人知道——雖然今年冬天很冷!
但趙官家正在著手準備,解決汴京城沒有太陽的bu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