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宮廷、官府還有軍中,不該有此玩物喪志之事!”
“此禮所謂:故教之化也微,其止邪于未形也!”
很政治正確的表態。
亦是當代士大夫們所倡導的——朝廷、國家和士人,必須以身作則,給天下百姓做榜樣。
只有這樣,百姓才會相信并且跟從士大夫們的指引,走上圣人的大道。
故此,宋儒之經義注疏與論著,都是針對士大夫、朝廷、大臣的。
那些在現代人眼中,看似很苛刻的禮教要求。
所針對的也是士大夫、官員。
比如程頤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從來針對的,都是士大夫、官員。
和平民百姓,沒有一毛錢關系!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趙煦的話,自然是站在了道德高地上。
所以,話音剛落,坐在丹陛左側,與御座最近的趙煦頭號捧哏,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潞國公文彥博就第一個起身,拜賀道:“官家德音,如甘霖下降,亦如雨露之潤!”
“老臣惶恐,乞朝廷降旨,明發德音,將官家圣意,布告天下,使天下州郡官府、有司、諸軍尊而行之!”
旋即,坐在文彥博對面的康國公韓絳,也立刻反應過來,起身拜道:“臣聞董仲舒曰: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誠哉斯言!”
“臣愚以為,陛下德音發省,已具先王之道!”
“故臣附議!”
于是,馮京、張方平還有剛剛回京的蔡確等人,紛紛附和。
很快的,左相呂公著、右相蒲宗孟等宰執大臣,在聽說了事情的詳略后,也都持芴上殿拜賀。
這很正常。
本來,天子圣節就是大臣們拍馬屁的最佳時候——這個時候拍馬阿諛,連臺諫都不會說什么,更不會有人指斥。
畢竟,誰家慶生不說幾句好話呢
何況,趙煦說的完全符合士大夫們的訴求。
至于,從此以后禁了這蹴鞠在宮廷、軍隊以及官府的表演,會不會傷害到人
那和他們有什么關系
士大夫官員,若連個蹴鞠都戒不掉,那趁早辭官回家去吧!
至于軍隊的想法
士大夫們從來不在乎!
向太后聽著群臣的恭維,與坐在簾中與她再次同時出現在群臣面前的太皇太后對視了一眼,然后問道:“娘娘以為呢”
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向太后還是愿意給這位姑后幾分面子,尊重一下后者的。
太皇太后卻是高興起來,道:“老身以為,官家與群臣所言,甚為有理!”
“當初仁廟,禁了那相撲入宮,從那以后這宮中風氣便大為改觀,小人退去,賢臣得進,國事日昌!”
“今官家退蹴鞠,想來也定能如仁廟一般,正宮中、朝廷之風氣!”
趙煦聽著,只是在心中笑了笑。
相撲是仁廟自己主動禁的嗎
還不是被臺諫把口水噴到臉上后才不得不裝個樣子下詔禁止
后來,仁廟也不是沒想過,偷偷在宮中叫人表演相撲。
他甚至命人在宮中訓練過女相撲。
奈何內侍省訓練的女相撲,還沒來得及表演,仁廟就已經中風臥床。
之后就因為尿病、高血壓,變成了長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