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要將此事,提高到關乎社稷安危,天下興衰的高度!”
“當盡心竭力,佐朕功成!”
趙官家們,將每年的金明池爭標活動,選在陽春三月,不是沒有原因的。
三月,正好在科舉前后。
這天下軍州,數以萬計的士人商賈,都會在彼時,匯聚于汴京。
這些人,來自大宋天下軍州的縣、鄉、村。
有寒窗苦讀的才俊,亦有商賈、地主之子弟,更有那官宦之家的孩子,甚至就連鹽梟、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可能,也會想辦法混進科舉,看看能不能得一個功名!
所以,這金明池爭標就是大宋的未央宮和明光鎧。
每當金明池爭標之際,十余萬甚至更多的觀眾,在這金明池中齊聲吶喊助威。
當趙官家的身影,出現在金明池的御用觀禮臺時,更是十數萬人齊呼萬歲。
來自天下州郡的士人,在這樣的氣氛中,自然知道,趙氏民心未失,宋德未衰。
便是其中有黃巢、張角,也得好好琢磨琢磨,與趙官家做對的下場!
然后再想想,和趙官家合作所能得到的好處。
便是有心要造反的,也沒了底氣。
只能乖乖回去,備考下一次科舉。
故,有宋一代,農民起義的規模都很小,通常都會被迅速鎮壓。
因為他們得不到支持。
只有兵士暴動,或者是宗教鼓動的造反,才能形成聲勢。
但這些起義,都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注定只能喧囂一時。
趙官家的統治,可謂是萬無一失!
事實上,若非是后來的金兵打了進來。
信不信哪怕趙佶那個混賬,都能繼續吹噓他的豐亨豫大。
想到這里,趙煦的目光就堅定起來。
他看著自己面前的錢勰,認真的說道:“錢府尹,明白了沒有”
錢勰低著頭,拜道:“臣謹遵德音教誨!”
趙煦嗯了一聲:“過兩日天晴后,朕會讓沈括還有蘇相公,也都參與到今年金明池爭標的準備中!”
趙煦很清楚,慶典活動,其實也是一項需要技術的活動。
只有科學的調配和組織,才能讓大型慶典活動,不至于發生災難性的事故。
比如說踩踏。
錢勰卻是抬起頭來,看向趙煦。
得益于過去三年的科學鍛煉以及充足的營養攝入和休息,趙煦的身體發育情況,遠超他上上輩子。
如今身高已接近五尺,快趕上錢勰的個頭了。
錢勰小聲的問道:“官家今年欲大慶”
“恩!”
“朕欲在此,聚二十萬之軍民在此,與朕同慶元祐新政之佳績!”
現代的釣魚佬,釣到一條大魚,還知道帶著它繞小區一圈,逢人就說:七斤三兩,剛釣的。
何況趙煦還是個皇帝
對皇帝來說,宣傳自己的政績,永遠是頭等大事。
畢竟,不宣傳,天下人怎知,他的豐功偉績和文治武功
錢勰卻是驚呆了。
“二十萬軍民共慶元祐新政!”他深深吸了一口氣。
舊年,金明池爭標,最多不過吸納十余萬觀眾。
多數時候,不過十萬上下而已。
不是沒有這么多人——事實上,每逢金明池爭標,金明池外圍觀的百姓,常常倍于金明池中的觀眾。
實在是條件所限,技術所限。
旁的不說,這二十萬人都涌入金明池,怎么安排、分配他們的位置
如何管控這些人的觀看秩序
都是大問題!
錢勰感覺,自己的頭發又要開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