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人必定和吳家的關係,親密非常。
不然,吳家人是聽不進去的。
總之,劉奉世自從被貶后,就是一副非常想進步的樣子。
趙煦自然是胸襟開闊的。
他自也就原諒了劉奉世當年在朝時的不懂事。
迅速接納了這個舊黨叛將。
元祐二年,劉奉世就自隨州遷襄州,隨后升為提舉荊湖北路刑獄公事。
今年正月剛過,再次下詔,拜其為荊湖南路轉運副使兼知潭州。
讓他去給蔡京當大后方,負責廣南西路與交州開發的物資中轉、錢帛輸入、蔗北上等事。
同時,這也是給劉奉世的測驗。
看看他是否真心投靠,真的愿意成為趙煦的爪牙。
趙煦可不想,召回一個和他的新政唱對臺戲的守舊派。
話又說回來……
趙煦看向文彥博,嘴帶笑容,贊道:“太師,不愧是四朝元老,國家柱石!”
“胸襟之開闊,足可為天下典范!”
文彥博聽著,當即答道:“老臣受恩深重,為天下社稷,為祖宗大業,為陛下……那些許委屈,不過些許風霜而已!”
說著,老太師就很裝x的彈了彈袖子。
趙煦見著,頓時笑了起來:“太師,胸懷天下,腹有社稷,朕實欽佩!”
須知,劉攽也好,劉奉世也罷。
和文彥博,嚴格意義上來說,都算有仇。
劉奉世當初被貶,就是因為他和呂陶、上官均等人,上書說什么『文太師以后就不要上朝了』。
搞得文彥博發了脾氣,最后還是趙煦親自下場,才哄了回來。
劉奉世因此被貶。
至於劉攽……
滿朝大臣,他都送了綽號。
文彥博豈能沒有
而劉攽給文彥博送的那個綽號,著實是有些殺人誅心——八十四。
為什么
這就要提起這個綽號的來歷——當初,劉攽在幫著司馬康給司馬光料理完后事后回朝,被趙煦命為中書舍人。
剛好碰到了,古靈四先生之一的鄭穆請求致仕。
劉攽見了鄭穆的致仕書,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問同僚錢勰——鄭學士今年高壽啊
答:七十有三。
劉攽當時就說了:七十三,還很年輕嘛,學士還是等八十四再來致仕好了。
恩,朝廷之中只有一個人,壽八十四,依然深度參與朝政,甚至隔三差五去都堂擺一擺他平章軍國重事、四朝元老的架子——文彥博。
偏,朝廷真的沒有批準鄭穆的致仕請求。
改而拜其為揚王、荊王府贊善兼國子監祭酒。
此事之后,朝野就都說了——七十三致仕為何不許蓋有八十四在朝!
久而久之,好多人提起文彥博,就用八十四代指。
文彥博能不氣劉攽
但,文彥博這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分得清大小王,善於唾面自乾。
不會和其他人一樣,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非要借題發揮,耍耍威風。
而文彥博,別看平日里總是擺譜。
但關鍵時刻,他懂退讓,知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