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被遼人記到他們的國史中,將來天下一統后,后人修史將遼人的記載當成信史……
他們還要不要活?
便只聽著官家道:“朕的想法是,由陸先生牽頭,鄭先生主持,制定一部大宋士人基本道德守則……”
“天下士人,都得遵守守則!”
“若有所犯,輕則訓斥,命其檢討,重則太學收教……尤為惡劣者,除其士大夫籍!”
“當然……”趙煦回過頭去,看向兩人:“釋褐授官者,有朝廷法度約束,故不在此守則約束中!”
“不知兩位先生,可愿助朕成此守則?”趙煦微笑著。
這就是要將士大夫這個群體,納入國家管控。
陸佃和鄭穆,互相對視一眼,然后就紛紛拜道:“陛下圣明!臣等恭遵旨意!”
“善!”趙煦頷首,看向前方,靜靜的等待著事態的發展。
可能過了一刻鐘,也可能一刻多一些。
趙煦看到了,在州橋的那一邊。
開封府府衙與御史臺的官署前。
浩浩蕩蕩的士人隊伍,如同撞上了鐵板般,正在潰散、奔逃。
趙煦見著,忍不住在心中嘆道:“暖風熏得士人醉,直把汴州做光州!”
只要士人敢鬧事。
御龍第一將的驕兵悍將就絕對敢打!
因為,御龍第一將的士兵,在軍餉之外,還有著豐厚的福利。
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
哪怕是御龍第一將的輔兵,也是冬天有棉衣穿,夏天有飲子吃。
兩個月發一雙鞋子,四季都有新衣賜。
頓頓管飽,還額外給他們發米發油發鹽。
每隔三個月,還會親臨軍營,檢閱全軍,親自監督發賞。
就差沒有去士兵們的營帳,掀開他們的被子,看他們的飯食了。
這幾乎是拿著全小將養空輸的架勢,在養御龍第一將的將校。
高福利、高待遇,加上高強度的訓練,自然能養出,如狼似虎的軍隊!
于是,整支軍隊從上到下,都只聽趙煦的指揮。
趙煦叫他們打誰就打誰!
別說打士人了,便是趙煦叫他們進宮清洗,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做。
因為,這支軍隊,就是趙煦自己從無到有拉起來的。
經此一遭,吃了這一頓棍棒教育后,相信從此士人們應該不敢再隨意鬧事了。
想到這里,趙煦的嘴角就輕輕翹起來。
為什么歷代科舉,每到放榜后,就一定有人鬧事?
答:因為多數時候,其實朝廷,特別是宮里面的趙官家對他們的這些行為是默默支持的。
對趙官家來說,沒有比這更廉價的買賣了。
挨罵、受損的只是知貢舉的大臣。
但被士林稱頌,認為仁厚的卻是趙官家呀!
除此之外,這還是一種權術手段。
用來pua規訓大臣的手段。
更是所謂‘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祖宗制度的一部分。
仔細想想就能知道了——
文臣一任知貢舉,就能收獲數百名徒子徒孫。
若碰到文名顯赫的大宗師,比如說歐陽修這樣的,一次知貢舉就可以改變整個文壇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