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趙煦為了讓慶壽宮的太母,安養晚年。
于是,就在今年正月后命沈括帶人,用象牙做了幾副麻將,敬獻給了慶壽宮。
當然了,順手送上包括血戰到底在內的各種麻將簡單通俗玩法也在情理之中。
起初慶壽宮還不以為意,但很快就沉迷其中。
根據梁從政等人的報告——自是,太皇太后愛幸之,日與諸太妃等于禁宮中洗搓麻將。
趙煦聽完,非常滿意。
這才是合格的太皇太后!
年紀大了,就該打麻將,養花養鳥,少關心外廷的事情。
但慶壽宮這次,依舊聽到了風聲。
甚至和向太后一起過來了。
這讓趙煦立刻警惕了起來——誰在給慶壽宮通風報信?
這是他的第一反應。
然后就是——好啊!
太皇太后果然還是關心國家!
看來,朕還是不夠孝順!
“回稟大家……”童貫低著頭,小聲的稟報:“臣還不知……要不要臣去問一問梁從政、粱惟簡等人?”
趙煦擺擺手,冷冷的道:“不必了!”
“且與我一起去迎兩宮吧!”
這次的事情,對他倒是個提醒——慶壽宮那邊,無論什么情況下,都得盯緊了。
同時一定要查出,慶壽宮是怎么知道的?
得把這個漏洞給堵上。
畢竟,慶壽宮今天的表現,已經證明了——太皇太后的權力欲,沒有半點消退。
相反,她在想方設法的爭取重新垂簾。
這怎么能行?
趙煦理了理自己的衣襟。
上上輩子,少年時的那些如同夢魘一樣的記憶,在腦海中閃過。
無論如何……不管怎樣……
“朕都絕不會重蹈覆轍!”
“所以……”
“太母,別逼朕啊!”
“朕可不想,大宋再出現一個如同斧聲燭影一樣的傳說!”
想對付一個在大內的老婦人。
趙煦根本不需要大動干戈。
一道密旨,幾個老剩軍,一個恰當的機會,就足矣!
趙煦之所以不做,并非他念及什么祖孫情——這玩意若真的有,也早在他上上輩子的那些夢魘般的日日夜夜中被消耗殆盡了。
不然,上上輩子,朝臣們提出要廢太皇太后的宣仁烈圣謚號,甚至建議將其梓宮從永厚陵里遷出來的時候,他為何只是不同意,卻沒有懲罰任何一個提議這樣做的大臣呢?
也并非是顧念什么輿論觀感。
說老實話,這大內禁宮固然是個篩子,但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流傳出去。
保密工作只要做好,不會有外人知道。
趙煦唯一不那么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向太后!
他必須顧忌向太后的想法。
這才一直在表面上,維持著祖慈孫孝,其樂融融的樣子。
甚至,在太皇太后撤簾后,反而提高了高氏命婦和高家人的地位、待遇。
每日早晚請安,也很少落下。
偶爾沒去也會專門派人去說明原因。
于是直到現在,包括向太后在內的所有人的眼中,趙煦都是一個孝順、聰明、愛護宗室、寬遇外戚的好孫子,好皇帝。
實乃當代孝子的典范!
嗯,其實趙煦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不過,他理解的孝,和當代的孝,有億點點的不同。
孝之大者,當如唐太宗,也當如明太宗。
孟子不也說了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