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其去登州為官,其實就是張方平和司馬光安排的,讓他走個過場的任命。
甚至,在最初的計劃里,蘇軾都不需要到登州上任,在路上就會有旨意將其召回。
就像司馬光最初去陳州上任。
這都是象征性的任命,就是為了給將要提拔的人鍍金,使其具備拜任某個重要官職的資格。
但,趙煦在中間橫插一腳,讓司馬光真的到了陳州上任,也讓蘇軾在登州這一待就是將近四年。
蘇軾聽著,連忙奏道:“能為陛下效命,是臣的榮幸!”
這是實話。
假若司馬光上任陳州,屬于暴露他個人的短板,讓天下人失望。
那么蘇軾這一任登州,卻是給他大大的加分了。
在他上任前的登州,因吳居厚在京東路可持續的竭澤而漁,于是錢都進了趙官家的封樁庫!
老百姓窮的都榨不出油水了。
那時候的登州,民生凋敝,百姓疲憊,就連官府的府庫都沒什么積蓄!
而如今的登州呢?
戶口至少翻了一倍,官府府庫,堆滿了黃金、白銀、交子、布帛。
數十個船廠,欣欣向榮,上千艘漁船,停滿了碼頭,三個大型曬鹽場,源源不斷的生產著海鹽。
來自高麗、遼國甚至日本九州的商船,往來不息。
特別是隨著遼、高麗停戰,整個高麗半島和半個日本甚至大半個遼國,都成了登州商品的后花園。
在李資義、耶律琚、耶律永昌等國際友人的幫助下,登州的商船,在今年開始,就可以自由出入遼國、高麗、日本九州的港口,從事貿易。
登州港,于是成為了整個東海、渤海區域最大的商業港和商品集散地。
自然,蘇軾在登州的聲望也就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將來青史之上,蘇軾治登州,恐怕會和西門豹治鄴一樣的傳奇。
于是,蘇軾也就因此,有了拜相的資格!
是的!
他只要再去其他路,任一次路轉運使或者經略使。
回朝就必拜六部尚書/侍郎,然后順理成章的拜任執政,甚至直接宣麻拜相!
當然,這是正常的展開。
但問題是,趙煦知道,蘇軾不可能讓故事正常發展。
就算蘇軾愿意,趙煦也不愿意!
真讓蘇軾拜相了,他指定會整一個大活出來。
以其性格,搞不好,就是一場黨爭。
到時候,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所以,趙煦微笑著,對蘇軾說道:“朕從來攻必賞,過必罰!”
“學士有功,朕自當賞賜!”
“說吧!學士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賞賜?”
“只要是國法允許,朝廷條貫有的,朕無所不允!”
說著,趙煦就輕輕的掂了掂手里的釣竿,然后抓起一團放在餌料盤旁邊的酒米,拋入湖面,開始打窩。
他的眼中,也隨之閃現著期待的神色。
他知道的,蘇軾這條魚,肯定會咬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