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耶律洪基頷首,懷抱著王氏,繼續看起蕭不噠野的札子。
等看到蕭不噠野的請求,耶律洪基的神色,慢慢的變得嚴肅起來。
等札子看完,耶律洪基一拍大腿:“蕭愛卿,真乃我大遼忠臣,朕之股肱!”
蕭不噠野主動提出以光大祖宗之制的名義,在那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這確實撓到了耶律洪基的癢癢處。
于是,耶律洪基立刻在札子批可,然后又命人召來了翰林學士趙孝儼,命其草制詔書,以蕭不噠野,貢銀有功社稷的名義,拜其為南院樞密副使,進封海東侯,加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一千戶,賜天子劍,許其在日本便宜行事,七品以下,可先斬后奏。
等趙孝儼把詔書草擬完成,耶律洪基過目后,便微笑著用印。
然后對趙孝儼道:“朕得蕭侯,如高祖之得周勃、樊噲……”
“有蕭侯在,何愁天下不能一統?舊都不能光復?”
趙孝儼立刻拜賀道:“陛下喜得名將,又得天賜銀山,來日定可還于舊都,三興大漢!臣為天下賀!”
趙孝儼這樣的遼國漢人文臣,是如今遼國國內,最支持耶律洪基祖孫的政治力量。
耶律洪基還都洛陽、長安,三興大漢的美夢,同樣也是他們的夢想與追求。
因為一旦如此,那么他們所有人都將瞬間洗白。
什么夷狄之臣?
看清楚了!
吾輩,乃是大漢之臣!
耶律洪基聽著,頓時哈哈大笑。
他最近越來越喜歡,臣子們祝他還于舊都,三興大漢了。
于是在今年春耕的籍田禮中,耶律洪基在給天地神明寫的祝文里,再次以‘臣劉洪基’之名告天地神明。
收斂笑容,耶律洪基就道:“我大遼自太祖受命以來,便有白馬青牛之符瑞,傳至朕,乃厚積薄發,王氣彰顯,于是威加海內,能臣名將層出不絕!”
“于是,不獨有光武帝賜日本國之金印,應命出世……”
“更有那日本銀山、金山,順運而現!”
“就連南朝君臣,也為我大遼天威所懾服!”
“于是,以其商貨,通我大遼,助我大遼國勢,更進一步!”
“此天定我大遼,定當一統天下,還于舊都,再興漢室也!”
“待還都之日,朕當告于宗廟,認祖歸宗!”
這就是許諾,將來還都洛陽、長安,就要更改國名——自遼改漢,還要認祖歸宗,正本清源:朕,乃漢高祖之后,入主中國,治有天下,上應天命,下合卯金刀之讖!
趙孝儼立刻再拜恭賀:“陛下宏圖大志,千古未有,實祖宗以來之雄主圣君也!”
“哈哈哈……”耶律洪基開懷大笑,無比驕傲。
他確實有驕傲的理由。
因,如今的大遼,在他的治下,正在日益興盛,國中上下、內外,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之景!
便連素來,在大遼面前,桀驁不馴,對于大遼百般防備的南朝,也在他的天威面前,主動的放下了身段,開始了交往。
數不清的南朝商貨,通過宋遼交子貿易,源源不斷的輸入國中。
既為他的戰爭機器,加油添火,也在緩解著遼國內部的社會矛盾。
以至于,遼國如今雖然連年用兵,但國家卻是越打越富,經濟越打越好。
“多虧了南朝商貨啊!”耶律洪基不由得在心中感慨。
若無那些源源不斷的,涌入國中的海量商貨。
哪有今天?
想到這里,耶律洪基便下令:“趙學士,遣人去告知太師,讓太師在接收了蕭侯送回來的金銀后,不必送來遼陽府,直接派船送去南朝的登州!”
“再遣人去通知耶律琚,命其與南朝談判,增加今年的交子供應!”
“至少要加五百萬貫交子!”
有了日本的金山銀山,他現在,已經不再需要為金銀發愁了。
所以交子,可以讓南朝放開手腳印了。
“諾!”趙孝儼躬身領命。
耶律洪基卻是想起了一個事情,叫住要拜辭的趙孝儼:“趙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