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煦率領群臣,登上那艘祖宗傳下來的圣遺物龍舟。
也就意味著,今年的金明池爭標正式開始!
參與今年爭標的諸軍健兒的船只,皆集體列隊于龍舟之東側水面上。
遠遠看著,仿佛一隊隊士卒,列隊于君王之前,接受檢閱一般。
有將官乘著小舟,將一枝掛著錦彩銀碗的竹竿,插入靠近御駕所在龍舟不遠處,靠近水心殿的水中。
所謂爭標,爭的就是這個東西。
誰先抵達,誰先摘下標物,誰就是冠軍!
當然了,趙官家們都是玩弄人心的高手,知道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若只有一個標冠。
恐怕每年金明池爭標的時候,諸軍都要打出狗腦子來!
所以,早在太宗時代,這金明池爭標,便已改了成了三個標冠。
也就是說,金明池爭標,是分成三次的。
只是,這樣一來,禁軍倒是安分了。
但也消磨掉了,軍中的銳氣。
趙煦想到此處,也是嘆了口氣:“唉!無奈何,只能是靠撒幣了!”
“希望,在京禁軍還能有些血勇……”
若是,那些丘八連孔方兄都激不起心氣來。
趙煦也就只能將這些混賬,統統裁撤或者干脆全部轉為工程兵,叫他們去跟著宋用臣修路、清淤。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趙煦不會走這一步。
無他——在京禁軍,是趙氏最信得過的軍隊。
這些人從其父祖甚至曾祖、玄祖起,就給趙官家當兵了。
百年厚養,恩義相交。
國初時,每有大戰,皆遣出征。
在元昊叛宋之前,在京禁軍可是撐起了趙官家的虎皮的。
即使之后虎皮被戳破了,但在京禁軍也是趙官家們監視西軍大將、摻沙子的利器。
過去的種諤、姚麟、劉昌祚、燕達、郭逵……
如今的王浩、曲珍、彭宋、折可適……;
誰身邊沒有一隊趙官家派去的禁軍?
這些人不止是趙官家的眼睛和耳朵,也是趙官家的雙臂與刀劍。
更是確保了過去,歷代趙官家微操都能落實的基礎——你不聽指揮,這些人會把你的作為一筆一筆記下來,報到汴京,甚至奉詔將你擒拿。
就如種諤——趙煦的父皇,為什么對他做的事情,一五一十,清清楚楚?
就是因為種諤身邊有一隊禁軍!
這些人,天天在種諤身邊,就拿著小本本記錄他的言行指揮。
雖然他們無法干涉種諤指揮,但種諤在指揮中做的每一項決策,汴京城的趙官家都清清楚楚。
所以,種諤下場凄慘,是早已注定的——他仗著自己能打、善戰,居然不把汴京賜下的陣圖奉為圭臬,一次兩次三次,屢屢違背趙官家的指揮布置。
最要命的是——他都對了!
這就不能忍了。
也就是種諤活著的時候,太能打了。
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捏著鼻子也就忍了。
但他一死,對種家的清算就開始了。
鄜延路的種家勢力,幾乎瞬間就被連根拔起。
其他種家人,也討不得好。
直到趙煦登基,將種建中兄弟,召到宮中,種家才雨過天晴,重新得到重用和信任。
所以呢,在京禁軍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可趙煦卻還是一直優容著他們,并未對他們下什么手。
便是派他們出去修路、清淤,也基本都是給足了賞賜。
一般的重體力活,也沒讓他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