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不敢說話,整理東西時都十分小心,不敢弄出一點聲音。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貢院里響起一聲鐘聲。接著,主考官帶著幾個官員走了進來。
主考官身邊的官員懷里都抱著貼著密封條的錦盒,這里面裝著鄉試的考卷。
考生們向主考官和幾位官員行禮。
主考官沒有多說廢話,強調考試的規矩,并且再三警告考生們,一旦發現他們作弊,必定嚴懲不貸。
考生們被主考官這番話嚇得心頭一緊。
主考官訓完話后,開始發放考卷。
魏云舟領到考卷后,先寫下自己的名字,隨后大致地把所有考題看一遍。
鄉試的第一場考試考的是四書三篇和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
四書的三道題,一般都是《論語》和《孟子》各一題,《大學》或者《中庸》一題。
看完所有考題后,魏云舟在心里松了一口氣。他之前還擔心今年的鄉試考題會很難,現在看來跟以往差不多。
第一道題是《孟子》里的話: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二道題是《論語》里的話: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第三道題是《大學》里的話: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
五言八韻試帖詩的題目是:紗窗宿牛得門字。
鄉試的第一場考試的考題要比童試的難很多。
魏云舟沒有急著寫文章,而是先把五言八韻試帖詩寫了。押“門”字韻,不難寫。
他在草稿紙上,一口氣寫了三首詩。然后,又仔細地推敲一番,最終確定寫下哪首詩。
寫完詩,魏云舟不急不慢地開始寫第一道題的文章。
第一道題的原文古今中外都很有名,就是那篇“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最后一句話,意思很簡單:用來激勵他的心志,讓他的性情變得堅忍,這樣就能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這道題簡單,也不簡單。以這道題寫一篇文章不難,但要寫的出色,那就很難了。
魏云舟在心里琢磨了下后,便在草稿紙上寫草稿。草稿寫的很潦草,并且寫的很快。
寫完草稿,他又認認真真地修改了一番,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后,他這才開始抄寫在考卷上。
這時,已經午時。
一只蝴蝶悠悠哉哉地從外面飛進了考房,飛到魏云舟的面前。
魏云舟正忙著寫文章,沒有注意到蝴蝶。
蝴蝶在他面前飛了一會兒后,估計飛累了,便飛到他的頭上,在他的頭上停了下來。
主考官看到這一幕,面上不覺露出一抹驚奇之色。
【ps:文中鄉試的考題都是在網上搜到的,是明清時期的鄉試考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