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宮里,惠嬪娘娘正跪在三清爺爺的畫像前誦經祈福。
等她誦完經,林嬤嬤伸手扶起他,“娘娘,每年李姨娘的生辰,您都會給她誦經祈福,祈求三清爺爺保佑她長命百歲,身體康健。您對李姨娘真好。”
“莉莉對我也好啊,你看她每次收到好東西都會送給我,一珍珠一盒盒地送,香料一箱箱地送,珠寶首飾也是一盒盒地送。這些年,她送的東西都把我的庫房填滿了。”李姨娘送給惠嬪娘娘的東西,她都記著,“我這宮里的好東西都是她送的,皇上都沒有她對我大方。”
“娘娘說的是,李姨娘對您是掏心掏肺地好。”
“莉莉她還帶我做生意賺錢,這么好的姐妹上哪找去。”惠嬪娘娘本來就是重情重義之人,“我能認識莉莉是我的幸運。”
“李姨娘的性子跟您一樣。”
“不然我們怎么會一見如故。”惠嬪娘娘笑著說,“我沒什么好東西送給她,只能在她過生辰的時候替她求福,在云青觀給她點一盞長生燈。”
“您過生辰的時候,李姨娘送您一大筆好東西,也給您在云青觀點長生燈。”這些年來,只有李姨娘是真心待惠嬪娘娘。“殿下不是說他和四元郎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么,老奴看您和李姨娘也是異父異母的親姐妹。”
“我和莉莉本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姐妹啊。”提到李姨娘這個好姐妹,惠嬪娘娘滿臉得意,“可惜就是一直不能跟莉莉見面。”提到這事,惠嬪娘娘就氣,“我求皇上讓我出宮,我喬裝打扮成宮女出宮去見莉莉,給她過壽,皇上竟然不答應,真的太過分了。”
“就是,您悄悄扮作宮女出去,也不會有人察覺。”林嬤嬤先是替惠嬪娘娘打抱不平,隨后又安慰她道,“娘娘,您再忍忍,過幾個月就能見到李姨娘了。”
“你說這殿試怎么這么慢。”惠嬪娘娘又抱怨了一句,“我讓那個臭小子以晚輩的身份給莉莉祝壽,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給莉莉磕三個頭。”
“娘娘,您的話,殿下一定會聽的。再說,李姨娘對殿下也很好,送給殿下那么多東西。”
“我就怕他覺得自己是燕王,不該跪一個小小的姨娘,有辱他的身份。”
“娘娘,別人會這么想,但殿下絕不會這么認為。”林嬤嬤寬慰惠嬪娘娘道,“殿下跟四元郎是什么關系,不看在您的面子上,看在四元郎的份上,他也會給李姨娘行晚輩禮。”
“嬤嬤,我讓他代替我去給莉莉祝壽,還讓他以晚輩的身份給莉莉賀壽時跪下來磕三個頭,其實也是為了他好。”
“娘娘,您的意思是?”
惠嬪娘娘在榻上坐了下來,神色變得嚴肅道:“自從年初從江南回來,他心里一直有事。我問他好幾次,他才說。”
“殿下,跟您說了什么?”林嬤嬤好奇地問道。
“回咸京城后,他感覺到元宵對他的防備,怕元宵與他生分。”
“四元郎為何要防備殿下?”林嬤嬤一時間沒有想到。
“因為身份。”惠嬪娘娘輕嘆一口氣道,“元宵心里警惕湯圓也很正常,畢竟身份懸殊,但湯圓不想因為身份讓元宵與他生分,為此苦惱了許久。”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殿下是君,四元郎是臣,君臣有別。”
“湯圓不想這樣,他從小遇見元宵,是元宵救了他,不然不會有現在的他。在他心里,元宵這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非常重要,重過他們的身份地位,可……”
“娘娘您讓殿下以晚輩的身份給李姨娘祝壽,并且讓殿下跪下給李姨娘磕三個頭,就是為了讓四元郎看到殿下的真心誠意。”
“對,我不希望湯圓日后做一個孤家寡人。”惠嬪娘娘也不想讓兒子失去魏云舟這個好朋友,“皇上有齊王陪在身邊,我想讓元宵陪在湯圓身邊。”
“娘娘,四元郎聰慧過人,看到殿下跪下來給李姨娘磕了三個頭后,一定會明白殿下的心意。”
“我雖沒有見過元宵這孩子,但我知道他跟莉莉一樣,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惠嬪娘娘的面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我們母子遇到莉莉他們母子是我們的福氣。”
“殿下忽然給李姨娘下跪,估計會嚇到李姨娘。”
“莉莉以后會習慣的。”惠嬪娘娘越說越想去魏國公府,與李姨娘一起過生辰,“也不知道莉莉喜不喜歡我安排的雜技和歌舞表演。”
“娘娘,您安排的,李姨娘定會喜歡。”
“等明年,我過生辰,就能把莉莉請到宮里了。”
“那個時候,李姨娘就是安人了。”
“其實,我想與莉莉親上加親,你說讓元宵娶岑家的女兒有什么不好,可皇上和湯圓都不同意。”一想到這件事情,惠嬪娘娘就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