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后的后世,帝都,某個高中,高一一班。
語文老師站在講臺旁,聽學生背書。
學生正在背一篇文言文,文名叫《思長卿兄之十三》,作者:申進云,字子安。
這篇文非常長,這個學生背的磕磕絆絆,時不時還背錯字,但最后還是背了出來。
語文老師不滿意他背的這么結結巴巴,讓他明天繼續背。
張松最怕背書,尤其是文言文。他哭喪著一張臉坐了下來,然后在心里大罵申進云。
語文老師繼續抽背,讓坐在張松后面的吳楊背。吳楊背的也磕絆,但要比張松好一些。
等吳楊背完,語文老師板著臉讓他明天也繼續背。
語文老師去了下一組的第一排位子,張松和吳楊他們送了一口氣。
“這申進云是不是有病,天天給魏云舟寫信?”這一學期上了一半,他們背的課文里有一半是申進云寫的。“他天天沒事干,所以寫信給魏云舟嗎?”
張松小聲地吐槽道:“他是不是暗戀魏云舟?給魏云舟寫的信和詩詞都很肉麻。”當然,文言文寫的含蓄,翻譯過來就很肉麻。“這篇文是他寫給魏云舟的第十三封信,他一共給魏云舟寫了多少封信啊?”
“聽說有幾千封信。”吳楊的同桌說道,“之前老趙不是說了,自從申進云在考會試前認識了魏云舟,他就為魏云舟寫了幾千封信和幾千首詩詞。”
張松黑著臉說:“他絕對暗戀魏云舟。”
“你錯了,人家不是暗戀魏云舟,是崇拜仰慕魏云舟,是魏云舟的迷弟。”
“他做魏云舟的迷弟,可害苦了我們。”吳楊苦著臉說,“小學開始就背他的詩,初中背他寫給魏云舟的信和詞,沒想到高中還要背。”
“聽說大學中文系不和漢語言文學系的學生也要背他的文章和詩詞。”
張松和吳楊:“……沒完沒了是吧?”
“他真是我們的噩夢,從小背他寫的東西背到大。”
“關鍵是高考還要考。”
“你們說魏云舟經常收到申進云的信就不煩嗎?”
“我覺得是煩的,因為魏云舟回信回的少。”
“人家魏云舟是沒空回信,誰跟申進云一樣天天沒事干寫信,人家可是重臣,每天忙的團團轉,哪有功夫寫信、寫詩詞。”
“再說,魏云舟也沒有被貶過,官運亨通,不像申進云他們幾個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魏云舟一生寫的文章和詩詞都沒有申進云的零頭多。”
“申進云他們幾個一直出現在我們語文上,從小背到大,真是無語。”張松道,“魏云舟只出現在歷史書上,不像申進云他們幾個害我們背書背詩。”
正說著,語文老師回到講臺旁:“同學們,關于申進云和魏云舟之間的之前,我跟你們說了很多,這篇文依舊是申進云思念魏云舟這個好友時寫下的文章,字字肺腑,句句感人,從這篇文里我們能感受到申進云與魏云舟之間珍貴的友情,以及申進云對為魏云舟這個好友的思念。”
學生們:“……”申進云對魏云舟的思念太多了,他們背不完。
“我以前跟你們說過他們之間的一些趣事,今天再跟你們說說。”
見語文老師要說故事,剛剛還在心里叫苦連天的學生們立馬變得精神,豎著耳朵聽。
他們最喜歡老趙說故事了。雖然他們討厭背申進云的文章和詩詞,但很喜歡聽他和魏云舟之間的故事。
“申進云跟魏云舟認識是在他們即將考會試前。”語文老師笑著說,“我一直沒有跟你們說,他們那年考的會試是科舉史上最難的一次,在歷史上稱千年龍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