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學生們終于見到害他們背書的罪魁禍首——申進云。
“這就是申進云那個老小子啊。”
“終于見到這個老小子的真面目。”
“長得不咋地。”
“沒有魏云舟長得好看。”
“申進云看起來平平無奇啊。”
“這貨竟然是大齊有名的才子,文學史上有名的大詩人、大文學家?”
“我好想穿過去,把這貨狠狠地揍一頓,然后警告他不要動不動地給魏云舟寫信或者寫詩詞。”
“申進云這貨就不適合做官,他就適合搞文學。”
“如果不是魏云舟一次又一次地幫他,他怕是會被貶到海南吧。”
此時,正在直播申進云進貢院被檢查的一幕。
申進云沒有任何問題,順利地通過檢查。他的運氣也不錯,沒有被分到臭號。
不少后世的學生非常“惡毒”地詛咒申進云不要考中貢士,這樣他日后就不會當官,他們就不用背他寫的文章和詩詞。當然,他們知道他們詛咒不了申進云,但過過嘴癮還是好的。
因為會試檢查非常細致,耽誤了不少時間,等三千多考生全部進入考場時,已是午時。
這時,貢院的鐘聲響起,驚醒了睡回籠覺的魏云舟。
進入考場后,魏云舟等了一會兒,見遲遲不發考卷,打算睡了一會兒。昨晚雖然早睡了,但寅時初就起,說實話還是有些困的。
魏云舟伸了個懶腰,坐在桌前,等官員發考卷。
后世的人見魏云舟在等待發考卷前睡著了,紛紛驚嘆他的松弛。
“別的考生都緊張地臉色發白,全身發抖,魏云舟竟然就這么睡著了。”
“隔壁貢院的申進云都一臉緊張,魏云舟居然跟沒事人一樣。”
“這心態牛逼,不愧是能創造盛世的首輔大人。”
“就這松弛的心態,就算像申進云他們一樣被貶,他也不會寫詩詞或者寫文章發牢騷。”
“魏首輔的心態要是能分一點給我就好了。”
就在后世的人討論的時候,官員們把考卷分發了下去。
魏云舟拿到考卷后,先寫下自己的名字和考號,然后才看考題。
會試的第一場考試考史論五篇。
第一題:楚朝外重內輕,燕朝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第二題: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
第三題: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
第四題:……
第五題:……“ps:這些考題來自光緒三十年的會試考題。”
后世的人看到這五道考題后,直接懵了,完全不知道該從哪里下筆。
“這五道題,我一道題都不會寫。”
“忽然發現自己是個文盲。”
“早就聽說科舉考試會非常難,但沒想到這么難啊。”
“跟古代科舉考試相比,高考還是比較簡單的。”
“說出來丟人,我連這五道題的意思都不知道。”
“你不是一個人。”
“我也是,這五道題都看不懂。”
“我以前一直覺得作文難寫,但跟古代科舉考試相比,高考作文忽然變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