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余家已經熱鬧了起來。
茹慈娘子是一個有心的,在除夕這天她給每個人都準備了衣服。
她也沒有問每個人多高,有多大腳,但買的衣服卻都很合身。
如今大家都換上新衣裳,新鞋子,里里外外都是嶄新的。
一聲聲少夫人也更加的響亮和自然了。
眾人由原先的不熟,不理解,到此時的恨不得把茹慈捧起來,如今在這個家,茹慈說話跟余令一樣好使。
那些朱家子弟連少夫人都不喊了,直接喊大娘,或是夫人。
如今余令要成為“同知”的消息被如意說了出來,這個四合院里人人皆知。
這一幫子人做事更勤快了,只覺得這一趟出來的真值,占了先手,這要是回到了長安,不說混個一官半職。
光憑自已這些人能寫會算,那也絕對算得上余令身邊的親近人。
先前朱縣令在世的時候還藏著掖著,生怕惹得知府那一幫子不喜。
如今沒這個忌諱了,有人能幫自已遮掩了。
所有人都換上了新衣服,看著爬上樹的謝大牙在那里掛鞭炮。
吳秀忠沒換,他還不舍得穿。
他要等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之后才換上新衣裳,他怕新衣裳沾上油點子。
余令偷偷地往嘴里塞了個肉丸子,見沒有人發現,故作鎮定道:
“今日吃完除夕團圓飯后咱們就早些休息,明日拜了年,咱們就鎖上大門,一起去娘娘廟,那里才是最好玩的去處!”
見大家都望著自已,余令繼續道:
“宋朝的“官撲”都知道吧,那里就有!
他把輪盤轉起來,讓你用飛鏢去扎,扎到什么,你就能拿走什么。”
“等到了時辰,小販們會提著籃、推著車、挑著擔在大道兩邊擺攤。
我給你們說,賣什么的都有,那里可比長安熱鬧多了,不是想買禮物么,后日咱們去那里買。”
見眾人興致勃勃,余令又往嘴里塞了一個肉丸子,含糊道:
“要說有趣的,最有趣的還是那些叫賣的,唱曲的,那才是最有意思的。
雖然說咱們長安也有,但比不了這京師。”
余令說的興起,打著拍子道:
“正在走,我抬頭看,嘿,這家掌柜的開了個大商店,大商店,生意好,一天能賺倆元寶,元寶好,買個寶……”
“知道賣布的伙計怎么唱么?
他們會唱,你看我家的這布啊,它經洗又經曬,經鋪又經蓋,經拉又經拽,經蹬又經踹……”
“呦呦呦,你看我家的這個碗啊,它又大又圓……”
前面的還好,可等大家聽到自家東家開始賣碗全都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碗不大不圓,那還是碗么?
茹慈見余令學起了花子唱起了蓮花落,忍不住嬌嗔地瞪了余令一眼。
這大過年的學什么不好,學那花子。
“老祖宗莫怪,公子這是開心,不是故意要去唱那蓮花落的。”
有了余令的開場,眾人開始七嘴八舌的說起他們見過的新鮮事。
說起來也心酸。
這些人里,除了小肥、如意走過遠路,見識過這些。
剩下的人里,不算茹讓,這輩子都沒走出過長安府。
京城在余令眼里雖然和他腦子里的那個京城相差甚遠。
但在眾人眼里,京城不愧為都城,不愧為大明的國都。
無論街道,商鋪,還是人口都是長安比不了的。
在余令眼里可能不好玩的地方,在他們的眼里可是充滿了期待。
所以,余令準備帶大家去瀟灑一天,好好的去看看廟會。
認認真真的去享受一下花錢的快樂。
見眾人期待了起來,余令忍不住抬起頭又看向了門外。
小老虎今日會來么?
聽說今天會有圣旨,會不會是小老虎來讀圣旨呢?
……
京城的街道上,改頭換面的小老虎等人成了頒布圣旨的人。
任誰也想不到,也就一炷香之前,這一群人滅了二十七人,就算案發了,衙門開始查案,他們也想不到是這群人。
誰能想到司禮監頒布旨意的時候還順手殺二十七人。
這不是瞎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