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渾身是血余令走了進來,所有官吏不自覺的咽了口唾沫。
布政使望著余令。
直到此刻,他忽然覺得這個余令有點本事。
有魄力,有勇氣,還有不俗的武力。
如果不是學問低了點……
倒真的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姜槐道打量著余令,對于身上的血腥,他不覺得有什么:
“辛苦余大人了,你做的很好,本官會為你請功!”
余令笑了笑,拱手道:
“布政使大人,一伙餓極了的賊人罷了,除了前面的人拿著自制的武器,后面人都是赤手空拳。”
姜槐道笑了笑,有些意外。
他以為此刻的余令一定驕橫無比。
在邊關的時候他見過太多打了場勝仗,殺了點賊寇就把尾巴翹上了天的將領。
如今這余令倒也沉得住氣。
俗話說能忍的人能辦大事,姜槐道不怕余令能忍,更不怕余令有反骨。
他就算恨,也得忍著。
想“報仇”,混到都指揮使再說吧!
姜槐道喜歡看別人恨自已,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唯有這樣,他才能更直觀的感受到手心里那迷人的權力。
“說吧,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你要什么!”
“這一次跟著下官去討逆的一共六百多人,雖沒死人,但也傷了一百多個。
下官希望城中大戶,富商,官員……”
“百姓也出了力,也在拼命,好在把事情做妥了,大家的財產都保住了。
下官不想寒了大家的心,想……”
不等余令說完,姜槐道直接道:
“準了,七品官員以上每家五十兩,七品以下每家二十兩,城中商戶一百兩,士紳員外統一三十!”
姜槐道忽然加重語氣道:
“一定要好好地犒勞一下那些努力殺敵的人,這些錢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不讓出力的人寒了心!!”
“好!”
眾人聞言都紛紛出言稱贊,在這一刻姜布政使被拍上了天。
雖然他在第一時間就選擇了關閉城門。
但在這一刻,他成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關鍵性人物。
余令要離開了,在陣陣的馬屁聲中,余令退了出去。
轉身就朝著城門外跑去,衛所的人來了。
余令覺得這群人眼睛是綠色的。
余令出了議事廳。
此次有功的那些大戶已經在進城,一會兒布政使大人要接見,表彰他們。
布政使把一切都看的很透。
他知道這件事以后,跟著余令一起殺敵的這些人會跟著余令走。
人心,他阻止不了,但他要敲打一下。
這長安不是他余令的,而是布政司的。
王老員外身穿過年祭拜先祖時候的禮服,由孫女王榆晚攙扶著,一步步的走過城門那長長的甬道。
這一刻他想笑,大聲的笑。
原本還愁著自已死了,這王家,這么多的子子孫孫該怎么辦。
錢該怎么分,土地該怎么分,分多少。
雖然說長幼有別,但人心向來難測。
多一點,少一點,自已沒死的時候子孫不會說什么,一旦自已閉眼了,這些都是矛盾的根源。
很多家,都是從這一刻走向沒落的。
如今,王老爺子不擔心了,就算當下死,他也不擔心王家會沒落。
至少還能扛兩代人,說不定會更強。
押寶押對了。
當看到自已的那些兒子,大孫子,拎著人頭,滿臉猙獰的出現在眼前時,王老員外覺得付出是值得的。
有了這份功勛傍身。
不說朝廷最后會給一個什么閑散的官職,但王家的名望卻是有了。
今后走在城里,自已敢大聲的說殺賊寇有自家的一份功勞。
那鍘草刀都是自已家貢獻出來的。
想到這里王老爺子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