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軍戶,他知道這世道就是如此,可余老爹不想自已的兒子走這條路。
這不是讀書人嘴里的迂腐。
是一個老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余老爹本不想問,但今日兒子的決斷讓他心驚。
他覺得如果兒子不是讀過書,心里還有圣人教化。
那些婦孺和孩子絕對會被埋到長安城。
他怕兒子殺戮太多心性變了。
他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他知道,一旦一個人輕視性命,那這個人就離死不遠了。
余令聞言也充滿了歉意,因為那一把火后他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在草原兒子也不知道殺了多少,兒子只是氣不過在那里放了一把火,朝廷說殺了二千多,牛羊無數!”
余老爹聞言猛地一哆嗦。
就算邊軍做事喜歡虛報戰功,但這件事和他們沒關系,報再多功勞也不是他們的。
也就是說事實可能真的就那么多。
“這么多!”
聽著老爹的喃喃自語,余令趕緊地道:
“爹,真不是孩兒是個嗜殺之人,就像今日一樣,我們不狠點,他們會放過我們么?
你想想天津衛。”
“孩兒狠也不是心里愿意,孩兒就是想通過這件事給所有人立一個規矩,敢對長安百姓出手的人都得死!”
“爹,渭水村的人全死了,都是這些人殺得。
你想,若是咱們不抵抗,他們若是來到了咱們家……”
余老爹猛的打了個寒顫。
他想到了天津衛。
想到那些人沖擊員外的高墻大院。
余員外不敢想,若不是自已的兒子組織反抗。
若是這群人來到自已的家。
悶悶,小柿子,小霖,她們這些未出閣的小娘子會經歷什么。
想當年劉汝國在湖廣蘄州一帶造反,自已跟著大軍去平叛。
自已也整整用了四五年才敢正視當年見到的一切。
一處大院,女子的腿耷拉在門檻上。
金光,谷道被人拿刀子攪得稀爛……
殺人不過頭點地,可這把人往死里糟蹋算什么啊......
牲口也不會如此殘忍。
但,這就是流寇,他們活不下去。
所過之處別人也別想好活。
不是所有的員外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的員外都為富不仁。
可他們子女遭遇的,比那些被金朝擄走的公主、妃嬪還慘……
老爹深深吸了口氣,然后再緩緩吐出。
他不敢想這群人進到自已家,自已的女兒會面臨什么……
“兒啊,你別往心里去,爹沒有覺得不對,爹就是害怕……”
見久久無聲,余老爹抬起頭才發現自已的兒子已經睡著了。
輕輕地給兒子擺了一個舒服的睡姿,余老爹直起腰喃喃道:
“爹就是害怕這些殺孽會算在你的頭上!
不過兒啊你也別擔心,爹現在就去上香,給祖宗通個氣,給神佛好好的說一下。”
“我去找南無地藏王菩薩,以殺止殺,善惡不相。
兒,爹不是糊涂的人,爹心里其實什么都清楚……”
門關上了,余令慢慢的睜開了眼睛,輕輕嘆了口氣:
“爹,人不會總活在陽光下,總會有陰影的時候,你就好好的當個好心的善員外,惡事不能臟了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