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知道長安以及周邊實際有多少戶,余令才能確切的知道每家納多少稅。
原先是兩眼一抹黑。
因為戶數統計的混亂,才給了那些衙役欺上瞞下的機會。
只有戶數清楚,余令才能更精確的去推廣土豆。
如今玉米有了一塊地。
綜合去年陳嬸描述,玉米還是有點水土不服,不飽滿,而且味道很一般。
用陳嬸的話來說不像是糧食。
玉米欠缺,紅薯表現良好。
而且紅薯還好種,把藤子埋到土地里即可。
小老虎送來的幾十個紅薯,如今可種一畝地。
等到收獲之后來年的種子就更多了。
等戶數統計清楚后,余令就開始計劃著培育種子。
由這些員外家出來的“傻兒子”做推廣,確保每戶都能種上。
若沒有這些大戶去做有計劃的推廣。
若順其自然的等它慢慢的去發散。
以百姓那嘗到甜頭喜歡藏著掖著的性子,這怕是得好些年。
雖然這些員外家的兒子學問并沒有多高,秀才都沒有一個,好多還都不是童生。
學問和余令一樣不好。
但不代表著這些人不會當官。
身為長安的大戶,雖然不是頂端的豪門大戶,但在這長安也算是有頭有臉。
這活兒讓他們來,絕對好用。
很多百姓的春種秋收都是跟著大戶走的,百姓聽大戶的話勝過聽衙門。
王榆錢騎著爺爺才買的小毛驢,穿著嶄新的衣裳,抬頭挺胸的走出了家門。
作為王家的長孫……
他覺得自已這算入仕了。
“孫兒啊,咱們家不缺錢,你去衙門可莫貪錢啊,莫犯法,犯法必被抓,好好地干,晚上回來喝雞湯啊!”
王榆錢望著嘮叨的爺爺,重重地點了點頭。
望著身后的妹妹,望著自已的那些個弟弟,王榆錢突然道:
“妹子啊,哥哥我不是挑事的人,我要是你,我就主動些……”
王榆晚深吸一口氣:
“大哥,請你閉嘴,先管好你自已的事情吧!”
王榆錢見妹妹生氣了,得意的夾了一下胯下的小毛驢,一個人騎著驢朝著咸寧縣衙門走去。
“我早就說了,我王榆錢不是讀書的料,爺爺非不信!”
長安的戶籍統計工作開始了,武功衛所官員的折磨也開始了。
五個千戶雖然是坐著的,此刻卻是如坐針氈。
南宮這閹人說的話句句在理,眾人根本就沒有反駁的勇氣。
沒理都要爭三分的南宮,如今得理他根本就不會饒人,上來就說丟了兩萬兩銀子。
這平均下來,每個千戶需要出四千兩銀子。
不是抄家,卻堪比抄家,如今的情況是拿不出四千兩會出大事。
但拿出四千兩之后同樣會出大事。
劉武德深吸一口,低聲道:“總監,不是衛所這邊沒有提前發現敵人,而是有苦說不出來啊!”
“說!”
劉武德咽了口唾沫,趕緊道:
“布政使大人來了,他一來就讓衛所統計出一千戶最窮的軍戶,然后把這些軍戶派到余同知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