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荒涼和狂風擋不住大家迫切回家的心。
大家都期望早些回家,早些到榆林衛,然后一路奔赴長安。
離榆林衛越近,余令的心也就越不平靜。
姜槐道的手段太黑了,心思太毒,不做些什么余令總覺自已是一個軟蛋。
可真要做什么,余令又覺得有些不好下手。
布政使的官太大了。
可不做些什么余令咽不下這口氣。
既然他的官大扳不倒他,那就先給他的名聲搞臭,撕下他偽善的面具。
只要有機會,余令覺得一定要弄死他。
在胡思亂想中榆林衛到了,城門口的陣勢很大。
余令都不知道榆林衛竟然有這么多的官員。
望著他們站在城墻高高在上,宛如廟中高高在上的神靈的樣子,余令深吸一口氣。
“守心,三邊總督,直接節制九總兵及三省巡撫,他們都來了!”
余令點了點頭:
“站這么高,不覺得風大么?”
蘇懷瑾望著余令臉上的笑,他發現余令在進關后像是換了一個人。
雖然在笑,但卻沒有先前那么開心。
“他的孫兒在京城,等這次咱們回了京城,我幫你弄他。”
望著落魄的余令,袁萬里笑著笑著眼眶就紅了!
劉敏寬望著到了關內陣形還齊整的隊伍,贊賞的點了點頭。
這年月,找個知兵,能領兵的人太少了。
這余令能做到這樣當真了不得,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帶一千人,三千人,甚至更多.....
軍陣上帶三百人容易,可人數一旦上千,那就得看領兵之人的大局觀了。
為政的手段劉敏寬看到了,他覺得余令是合格的,若是領兵也厲害,倒是可以培養一下,提攜一下后輩。
“總督,他們來了.....”
眼神堅定了起來,大聲道:“三軍擂鼓,迎我大明勇士回家!”
令旗官手中的令旗一揮,號令兵齊聲大吼:
“總督令,三軍擂鼓,迎我大明勇士回家,歡迎回家。”
戰鼓轟轟,鼓聲如雷。
聽著隆隆的戰鼓聲,余令心里的那股濁氣散去了一半。
三邊總督劉敏寬以大勝之禮來對待自已這群人,很暖人心。
余令也不知道自已為什么會這么的矯情,竟然會覺得自已有些委屈。
城墻的九位總兵貪婪的看著徐徐而來的戰馬群。
一個東西好不好其實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學問。
看一眼,心里有了想要的想法,那這個東西自然是好東西。
一千多匹的膘肥體壯的戰馬自然是好東西。
這里面的馬都是好馬,還有一部分是蘇懷瑾他們這群懂馬的人特意挑出來的。
年齡,筋骨,那都是沒得挑。
“五百,總督,我要五百公馬當種馬,一定要給我留五百!”
“總督,我不貪,公馬母馬都行,三百就行,有了三百,咱們就能多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
劉敏寬心里微微發酸,他也想要。
他也看出來這群馬是好馬。
問題是這群馬他也沒有決定權,余令是給人送歲賜的,不是去做生意的。
至于這些馬怎么來的,他也不知道。
就算余令走時拉了一些茶磚和粗鹽,但草原部族頭人也不是傻子。
換個百十匹可以,換一千多匹馬,還是好馬,這怎么看都不行。
他若想得到這些馬其實也不難,以官位來壓余令就行。
可他若是這么做了,那麻煩就大了,
這才是大災難。
策馬到了城門前,鼓聲緩緩停歇,余令請揚起頭高聲道:
“總督,下官余令不辱使命,敢問可有接風洗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