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時候給皇帝拜早年,皇帝會書寫“福”字并賜予群臣,稱為“開筆賜福”。
如今已經好多年沒見到了,皇帝的墨寶自然見不到了。
那時候宮里還會蒸很多的饅頭。
皇帝會吃一些,剩下的都會送給拜年的臣子,象征著祝福,也象征著君臣同樂,如今也沒有了。
自然也同樂不了。
不要小看這些小賞賜,小心思。
有人不在乎,可有人在乎,商鞅都說了,圣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
賞賜是皇帝加強統治,籠絡臣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明官員俸祿不能說低,只能說頗低,當了官人情禮物本來就重,這么點俸祿根本就不夠用。
俸祿不夠,賞賜還沒了。
如此一來有的官員就選擇鋌而走險的去貪污了。
雖然官員的俸祿低不是造成他們貪污的主要原因。
可朝廷如果給的俸祿足,一定會減少很多的貪官,倉廩足而知禮儀適用所有人。
錢夠花,干嘛要去做掉腦袋的事。
余令騎著馬望著那些打量自已的官員,點頭,招手,哪怕不認識,余令也要努力的露出自已良善的一面。
有些玩笑話說著說著就成了真的,那自已.....
作為護衛的王不二緊緊地握著刀柄,他覺得這些官員的眼神在罵人。
余令輕輕按了按隨時準備拔刀的王不二。
“我知道,他們的眼神是在說我們是鴰貔,忍著點,這個時候騎著馬的確是不好的選擇,可一頂轎子加轎夫太奢侈了!”
王不二松開了手,嘀咕道:
“他們坐他們的轎子,我們騎我們的馬,他們那個眼神是什么意思,我們又沒招惹他們,看不起誰呢?”
“忍著吧,他們把我當成武官了!”
王不二點了點頭,他有點不喜歡京城。
在這里吃的不習慣,住的不習慣,就連做個事約束都多。
就拿自已去澡堂子洗澡這個事來說。
明明自已等人先來的,就因為操著外地口音,別人就可以插隊排在自已前面。
問理由,沒有理由。
若不是令哥交代了不能惹事!
王不二等人早就上去把店砸了,自已又不是沒給錢,憑什么要這么搞,這不故意的來惡心人么?
王不二覺得自已和京城格格不入。
就連過年,王不二都覺得沒有什么味道。
唯一有味道的是令哥給每個人都發了錢。
怕大家把錢花在洗澡上,剩下的一半回家給。
到了皇城門口,皇城的大門還沒開,可來這里的官員已經非常多了,避風處早已擠滿縮著脖子的人。
余令的到來讓他們一愣。
隨后,他們就如長安黃渠邊上洗衣服的婦人一樣悄聲議論開來。
君子不論人非的道理他們是忘得一干二凈。
余令朝著他們笑了笑,記住了幾個長相最有特點的人。
余令從來都不認為自已是君子。
這群人若是到了東廠里,余令一定會好好地問問他們在今日聊了些什么!
就在余令準備也找一個避風處時,一身穿緋色公服的人走了過來。
望著他公服上的五寸大朵花,金線加五彩絲線刺繡而成的補子上繡著獅子。
余令明白自已眼前是來了一個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