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錢謙益起了個大早。
可能有心事,多年不變的早飯也就吃了一兩口,然后就牽著馬從家里離開。
前日的時候和眾人商議了自已要去遼東的這件事。
當他把這件事說出口時,所有人都呆滯的看著他。
都是官員,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遼東的那一攤子有多爛。
那里的爛一部分是朝廷的原因。
另一部分就是遼東軍政體系里勢力的縱橫交錯,遼東將門已經尾大不掉了。
在那里,李氏家族號稱無冕之王。
哪怕李成梁死了,兒子李如柏入獄了,正在被審問,但李家的家族勢力依舊不減。
李成梁家族在遼東的這些年.....
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手下的將領安插到了遼東各個衛所中擔任要職。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李家的關系,走李家的門道身居要職。
熊廷弼彈劾的那些罪狀沒有一個是假的。
皇帝,以及朝中所有臣子都心知肚明。
事情走到最后就是彈劾的人把自已彈劾走了,李家依舊安穩。
這一次的熊廷弼雖然又去了遼東。
可這一次眾人依舊不看好他,不是他人不行,也不是他的能力不行。
而是在他先前在巡按遼東的時候和遼東將士們撕破了臉。
這一次他又去了.....
如今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楨為鎮遼的三位總兵里面的一個。
這爛攤子,熊廷弼根本就玩轉不了。
嘉靖十三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呂經巡撫遼東。
他革除舊制,削減軍隊余丁,回收軍馬草地,以減輕百姓負擔。
他做的是好事,結果就是兵變了,呂經被捕下獄,流放茂州。
如今錢謙益要跟著余令去那個鬼地方,眾人一時間都沒回過神來。
就算要去,也該換個人跟著,而不是余令。
在眾人的眼里,余令那是一點的根基都沒有。
只要有錯,余令這樣的背鍋最好了。
可錢謙益把話已經說出了口,他的身份和地位,在面對出征這件大事是不能反悔的。
一旦反悔……
他的名聲就臭了。
眾人知道這事必須硬著頭皮走下去,開始出謀劃策,開始跑各種關系,開始給遼東的人寫信。
東林黨人是休戚與共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錢謙益兵行險著,有弊,可也有利。
余令若是真的做出名堂,哪怕就是一場小勝,眾人也能幫他把軍功坐實。
今日的清晨,錢謙益已經來到軍營中。
他不是一個人來,而是帶了三十多個學子,如今正在報名進入大營。
這些學子就是來幫錢謙益的。
糧草的計算,戰功的統計,諸事的商量都需要人,有了這三十多人前后幫忙,錢謙益就能輕松些。
“姓名!”
“錢謙益!”
王不二等人聞言猛的抬起頭,人群立馬傳來議論聲。
在昨日的時候令哥已經吩咐了,今日來的人要以禮相待。
“知道他是誰么,令哥說他是咱們這一代最有希望成為文宗的人!”
“什么是文宗?”
“應該是天底下最有學問的人!”
“比狀元還厲害?”
“他可以教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