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目送余令的八百人消失在夜色中。
在回大營的路上,錢謙益忍不住在想八百人能做什么。
是霍去病背甲持戟,先登陷陣?
還是項羽的四面楚歌,化作灰塵。
八百人,余令的八百人。
東魏侯景帶著八百的牢兵輕易的撕開了邊境上的壽陽重鎮。
以八百人為起點,讓一個承平了四十多年的梁朝風雨飄搖。
史稱侯景之亂。
張遼夜募勇士八百,沖擊東吳孫權大帳,雖敗了,可張遼卻全身而退,留下了被吳人視為恥辱的四個字。
吳人奪氣。
李靖平蠻,信州蠻人造反,趙郡公孝恭與戰之不利,李靖憤而點兵八百,襲,陣斬賊酋,虜賊人五千余人。
玄武門的八百,杜預渡江的八百,霍去病八百人縱橫匈奴……
在《資治通鑒》上,八百人做的大事數不勝數。
八百這個數字充滿了魔力,就像十萬大軍一樣……
錢謙益一度懷疑八百代表的不僅僅是人數……
錢謙益望著天上的月,他希望余令也能如先輩那般在史書上留下厚厚的一筆.....
余令這次要去的是黑石炭部。
乍一聽這個名字,余令以為這個部族是挖煤的,煤有好多個名字。
有人就叫他黑石炭部。
這個黑石炭部比速把亥厲害多了。
想當年,嘉靖、隆慶的朝廷本紀上都能看到他們的名字,經常率兵進犯大明朝邊境。
這個部族最強盛的時候,兵鋒直指山海關。
余令記這個部族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這個部族里先前有個首領叫“腦毛大”。
余令覺得這應該是大明文人的惡趣味。
諧音梗,惡心人,腦毛大,嘿嘿.....
這個部族的衰敗也是因為李成梁,這個部族多次被李成梁父子擊敗,也因此走向了衰敗之路。
如今榮光不再,唯有名頭響亮了。
余令這次依舊選擇奇襲。
這一次余令決定在傍晚的時候發動襲擊,一口氣直接沖散他們,草原的這些部族打仗就是一口氣。
他們其實也害怕大明。
在草原的那些遙遠的歌謠里......
記載著當年他們的先祖被大明的皇帝攆的在草原亂跑,什么雄鷹斷了翅膀……
什么馬兒,羊兒離開了草原……
他們現在耀武揚威,時不時的南下打草谷,其實都是被慣出來的。
他們搶了大明,大明還要選擇息事寧人。
給錢,開互市……
久而久之這群人就驕橫了起來,一言不合就開搶,稍有不滿就南下,只要不滿足他們,他們就要打。
說實在,大明真要豁出去打,他們絕對會跑。
為了這趟草原之行,在京城的那段時間余令幾乎把大明立國以來和草原開戰的戰爭史看完了。
用草原的話來說他們是崇拜強者,也就是所謂的“慕強”。
余令對慕強的理解就是勢利眼的另一種說法。
你比他狠,他能跪著跟你說話,他要比你狠,他就能一直訛你。
大明被訛的開始是從土木堡之后開始的……
速把亥部被滅的消息已經慢慢的傳開了。
先前那些敢去長城底下對著明軍撒尿的人也明智的選擇了抱團取暖。
速把亥部的慘敗讓這些小部害怕了。
沒有活口,身子在這里,腦袋在那里,死就死了,全身還被剝得精光。
現在天熱了,蒼蠅多,蚊子多……
聽說,人往尸體附近一走……
那受驚而起的蒼蠅據說都能把人撞倒,水里也全是血污,好好的一個部族,一下子就成為過去了。
都是人,誰不怕死。
尤其是部族里的那些頭人,他們最怕死,他們的福還沒享夠。
在得知這件事后立馬就重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