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內急促地警示鐘鼓聲又響了起來。
京城百姓不解的抬起頭,這一次又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沒有人敢相信,八月一日登基的新皇帝在九月一日的五更離世。
鐘聲響起,群臣開始往宮里跑。
這一次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對宮里發生了什么心知肚明。
其實早在八月十日的時候大家心里都有了預感。
那一劑瀉藥徹底的摧毀了皇帝的生機。
沒有瀉藥能讓人一次拉肚子拉三四十次,也沒有人能抗的住一夜拉肚子三四十次。
皇帝拉肚子拉的這么嚴重,就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中毒了。
中得什么毒太醫院看不出,也不敢治,所以就拖著,一直拖到今日。
急促的鐘鼓聲一響,大家這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群臣齊至,瞬間就吵了起來,都認為皇帝死于進獻的丹藥紅丸。
禮部尚書孫慎行,左都御史鄒元標、給事中惠世揚等彈劾鄭貴妃內侍太監崔文升、李可灼二人弒君。
應當千刀萬剮。
吵了半天也沒決定殺不殺這兩人,反而是內閣急的不行。
方從哲征得了內閣群臣的同意,頒布了由他親筆起草的遺詔。
滑稽的一幕出現了。
內閣首輔方從哲在遺詔里以皇帝的口吻夸獎李可灼。
他不但不認為獻仙藥的李可灼有罪,反而覺得他有功。
應該賞銀五十兩,詔賜銀幣!
(非杜撰,史書就是這么記載的!)
遺詔一出,群臣一看,幾乎要打起來,脾氣暴躁的左光斗脫去官袍準備打架了。
這個時候不死幾個人是不行了,這不是閉著眼說瞎話么?
遺詔念完,群臣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這份遺詔一出,無形中更把方從哲與紅丸案緊密聯系在一起了。
在這一刻起,他和所有人之間出現了一道鴻溝。
有罪的人在他眼里有功,首輔要做什么,這件事里他扮演了什么角色?
內閣首輔方從哲縱無弒君之心,卻有弒君之罪。欲辭弒之名,難免弒之實。
清算要來了,東林黨,楚黨等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別吵了,太子不見了……”
一聲怒喝把群臣嚇得不行,這個要命的關頭太子不見了,太子就在乾清宮,好好的一個人怎么不見了。
朱由校不是不見了,而是被人藏了起來。
乾清宮的寢宮內李貴妃,也就是當初的李選侍,宮里人稱西李。
在得知皇帝駕崩的那一刻就把朱由校控制了,并藏了起來。
她也有個皇后夢。
朱由校的母親生下他之后不久就死了,照顧皇子這個事情就落在她的身上。
本來她也要照顧五皇子朱由檢的。
因為懷孕了,精力不足照顧五皇子的重任就落到了老實的東李身上了。
在朱常洛沒成為皇帝之前她已經和鄭貴妃交好。
這個蠢女人如今也有了想法,想趁太子年幼之機控制朱由校。
借此把持朝政大權。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她在前幾日的時候就已經和鄭貴妃勾搭上了。
她開了價碼,她若是成為皇后……
她將奉鄭貴妃為皇太后。
有了鄭貴妃在宮里的人手,又有著養太子朱由校多年的情誼,和先皇的喜歡,她覺得鄭貴妃沒辦成的事情他可以。
李選侍不傻,知道藏太子只能藏一時,藏不了一世。
她人很聰明。
她認為鄭貴妃之所以在神宗死后沒成為皇后是因為鄭貴妃太傻,傻到去和皇帝談條件。
真的要做皇后,得得到內閣的許諾。
所以,她的要求是大臣要承諾冊封她為皇太后。
只要成了皇后,再以皇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垂簾聽政豈不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