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卻能夠做到。
這樣一來,也就間接的把兩個人的距離,給拉開了。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做不到這點,那么李斯特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別人高不可攀,不可攀登,人人追逐的對象。
黃金和鉆石兩個不能吃,不能用的東西,為什么會受到世人的追捧和癡迷?
難道僅僅只是單純的覺得好看?
很明顯不是
它們之所以存在價值,乃是人們賦予它們和數量稀少的緣故。
任何一樣東西,只要能夠做到‘少’這一點,就顯得尤為珍貴。
想想后世那些奢侈品公司,沒事動不動就來一次限量版銷售,動不動就給自家東西冠上全球獨一無二的頭銜。
這些說明了什么?
只要是你沒有的,但又想要得到的東西,不論它是好是壞,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而李斯特能夠在音樂界一直被人吹捧,一直被人記住,無非就是他做到了別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想想世界最難的十大鋼琴曲,李斯特一個人就霸占了五首,這里先不管他的曲子到底排在第幾位,反正到了那個級別,不論是第一也好,第十也罷,一般人都很難完美的彈奏出來。
只要別人做不到,那么就會有人膜拜他,就會有人以他為目標,為偶像,努力追趕。
而在膜拜追趕得過程中,人們自然而然也就將他的名字記住了。
咱們在轉頭看看雨的印記和天空之城,兩首曲子在后世確實很火,不少人也都聽過。
可你硬要問兩首音樂的作者是誰,那么我想十個人里面,恐怕連一個也回答不上作者是誰。
互聯網時代,一般人只聽歌,只聽好聽的歌,鋼琴曲雖然也有一部分人聽,但輕音樂畢竟沒辦法像流行音樂那樣讓普通人記住歌手的名字。
而鋼琴家平日里又極其的低調,很多鋼琴家甚至不在電視上露臉,以至于很多聽過他們彈奏的人,基本上不知道原作是誰。
頭頂的燈光,在楊辰的示意下,光線逐漸弱了下來。
同一時間,整個貴賓廳內的燈光,也隨之暗了下來。
這時候,隨著楊辰兩首鋼琴曲一出,貴賓廳內的富豪名流們早已沒心思繼續用餐,一個個都期待著楊辰最后的表演。
李斯特的鬼火,因為前身對它的癡迷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所以,楊辰根本不用帶曲譜,憑著前身強大的記憶力和毅力,鬼火的曲譜早已一點不拉的刻印在腦子里。
鬼火的難點不在于他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里面高難的雙音技術,讓人有時候彈著彈著手指忍不住抽搐。
李斯特十二超技當中,鬼火算是最難的一首,拉赫瑪尼諾夫曾經說過它是最難的練習曲。
不僅彈奏的技術刁鉆不說,還必須彈得輕靈有趣,才能獲得人們的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