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楊辰一邊跟薛父聊著天,一邊奇怪今天怎么回事。
要說薛氏制業廣告做的很成功,薛父應該很高興才對,可是現在卻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雖然薛父嘴上什么都沒說,但是熟悉他的楊辰、薛母以及薛雨菲卻都能夠很清楚的感覺到。
見薛雨菲使勁的朝自己眨眼睛,楊辰給薛父夾了一道菜在碗里面,開口問道:“伯父,是公司出了什么事嗎?”
“摁?”薛父動了動筷子,疑惑的看向楊辰,“沒出什么事,為什么這么問?”
楊辰看了看薛雨菲和薛母一眼,相互對視下,不解道:“那伯父你怎么還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唉”見三人臉上都不由流露出關心的神色,薛父放下手上的筷子,輕嘆了一口氣:“我這不是在想公司的事,而是今天見了一個人。”
楊辰好奇的問道:“人?伯父你今天見了什么人?”
薛父猶豫了一下,隨即開口道:“這段時間船運行業不景氣,今天趙船王來公司見我,想請我幫忙。
這段時候你也知道,薛氏制業一番整合,你伯父半輩子積蓄都投入進去了,那里還有什么余錢。”
“可是,早年趙船王幫過我,如今他親自上門,我卻幫不上什么忙,心里總是有些不是滋味。”
“趙船王?”聞言,楊辰通過前身,了解到了薛父口中的趙船王是哪一位。
上世紀70年代,香江作為全球著名的國際航運中心,其重要的航運行業誕生了所謂的香江四大船王。
他們分別是‘環球航運包鈺剛、東方海外董浩紜、萬邦集團曹汶錦和華光航業趙叢衍。
而薛父口中的趙船王,就是華光航業的趙叢衍。
船王趙叢衍出生于江蘇,早年曾在長嗨當過律師,后來轉行成立船務公司,幫助貨主租船,賺取傭金。
1945年,趙叢衍看到內陸物資短缺,敏銳地感覺到航運業大有可為,隨即傾其所有,買下一艘二手貨輪,借此成功的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后來因為時局動蕩,趙叢衍不得不帶著妻兒離開上嗨,移居香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江船運行業的高峰期,趙叢衍因此趕上了這一時代的快通車,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船隊數量越來越多。
最后在成功擁有60多艘船時,旗下的“華光”于1973年在香江證券行正是上市,從此開始真正涉入全球海域。
在香江四大船王中,包船王專營油輪,董浩云船王主攻貨柜輪,而趙叢衍趙船王則擅長經營散裝貨輪。
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任何一個行業,一旦發展的頂峰,最后都會遭到內部或是外部的打擊。
同樣,船運行業也是如此。
一九七三年,世界局勢風起云涌,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產油國對親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
同時,歐佩克各產油國實行價格同盟,促使油價猛漲,世界性石油危機由此爆發。
石油危機產生兩大直接影響航運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