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霍大亨哪里回來,楊辰坐在車里一路上一言不發,經過霍大亨的分析,楊辰感覺到自己還是太嫩了,還是太年輕,太缺乏經驗。
相比較那些政治老手,楊辰終于明白那句殺人不見血,誅人誅心,這話真的不假。
與政客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會落在對方的算計當中。
他在霍大亨哪里,算是弄清楚了尤德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也清楚了英國人對他的態度轉變。
如果霍大亨猜的沒錯,接下來總督府給的填海批文,并不會在土地用途上嚴格限制。
工業用地也好,還是商業用地也罷。
一切全看他的意思,哪怕楊辰吃相難看一些,所有的填海陸地,全部建成商業用地,總督府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至于原因,也不是很復雜。
隨著他在香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英國方面看到了他的價值,想要不計代價的拉攏他這個人。
一旦總督府把填海批文批下來,而且不加以限制,那么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楊辰作為一個商人、資本家該如何選擇?
是選擇利益?還是老老實實建設香江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又或者兩者兼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英國人現在不跟楊辰談交情,套關系,只談利益,用利益把他拉攏到自己一邊,然后捆綁在一起,這是英國人的策略。
很顯然,英國人已經完全看到了楊辰身上的巨大潛力,相比較一張填海批文,換來一個世界頂級富豪,世界頂級財團,對于英國人來說可謂穩賺不賠。
香江的土地,香江的一切一切,再過十年時間就會更換主人,這里的東西,英國人是帶不走,因為內陸不容許香江變成一座沒有價值的城市。
既然什么都帶不走,英國人自然也就沒什么好可惜,現在內陸方面對楊辰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鏈表示支持,而且還很積極。
英國人是既想賺錢,又想通過一張紙,給楊辰埋下一顆雷,或者說給內陸埋下一顆雷,而這顆雷剛好就在兩者之間,稍不注意,就會被點燃引爆。
將來香江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如果建設好,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英國人既得了好名聲,又可以分一份功勞,如果干的不好,或者楊辰只顧著賺錢,沒有好好建設工業園,那么勢必會讓內陸方面不滿。
一旦內陸方面不滿,那么楊辰就只能選擇靠向英國人,尋求英國人的庇護。
即使楊辰與內陸的關系不破裂,對英國也沒什么影響,更談不上損失。
想到前世英國人不甘心把香江還給內陸,在最后幾年時間里,在香江埋下無數暗雷,使得香江回歸二十多年后,還能搞出事情來。
不得不說,在人心這方面,英國人是真的行家里手,相比較美國人到處點鞭炮,英國人這種殺人不見血,才是真的黑,而且讓人防不勝防。
“老板,你回來了。”
“霍經理到了嗎?”
“已經到了,正在客廳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