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一座座山綠了起來,然后又紅了,然后又黃了,接著又白了。
看著山間的靈氣漸漸充沛,看著那河流慢慢清澈,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
漸漸變好。
后來。
許輕舟游走此間群山,絞盡腦汁替一座座山川起了名字。
為一條條河流刻下廊橋。
為一座座房屋題下門前詩篇。
慢慢的,在不知不覺間,當他回過神來時,那幅畫卷真的來到了人間。
忘憂山。
成了。
這是一座江南,卻是一座四季分明的江南。
春時。
萬物抽新綠。
夏時。
滿池荷花開。
秋時。
草枯黃,樹落葉。
冬時。
千山覆雪,人間白頭。
那記憶里的江南沒有雪,而這里的江南有雪。
不過這里的江南,卻也沒有那位姑娘。
算是一半一半。
不過。
許輕舟相信,當有一天,他找到了那姑娘,將她帶來此處,她一定會喜歡上這里。
這座長在山上,藏在雪原里的江南。
忘憂山。
耗時三年半。
徹底完工,每一個人都交給了許輕舟一副完美的答卷。
不過。
許輕舟知道,這一切遠沒有結束,忘憂山,只是剛剛開始。
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這里還會變得更好,會迎來新的人,會發生新的事,一切充滿了希望。
生機勃勃,未來可期。
慢慢生活,活在當下,做自己。
后來的日子里。
大家各自回了各自的居所。
或是山中洞穴,或是峰頂樓閣,又或是溪邊小院。
開始了各自的修行。
時隔三年,他們再次回歸正軌,并且貪婪的吸收著這片天地間的靈氣。
勢必在忘憂山中,正道成圣,萬古長生。
而許輕舟。
亦分到了一座山頭。
得名。
小仙山。
并且,許輕舟在那山峰之巔。
種了了一棵槐樹,后來槐樹長大了,有了遮天的冠。
時逢夏。
可乘涼,亦可聽蟬鳴。
三載春夏匆匆。
忘憂山坐落北境荒原,尚且無人問津。
山中五百余,皆是高人。
自有老話講。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山中無仙人,卻有一先生,有一稱號,便叫忘憂仙。
不是仙,勝過仙。
可惜。
山川太遠,蕓蕓眾生皆不曉。
許輕舟在山外布下了一座大陣,名曰誅仙,是否真可斬了那仙人,他不知。
不過,按系統的說辭,說是這劍陣,可葬盡天下圣人。
有此一陣。
忘憂山在浩然,便固若金湯。
當然。
許輕舟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花費了一筆不菲的行善值。
一晃四年過去。
解憂書早已塵封,許輕舟知道,是該下山去,去那人間,繼續做自己的好人了。
為了曾經許下的承諾,他耽擱不得。
臨行之前。
許輕舟于槐樹之下聽蟬鳴。
曾匆匆寫下一筆,折損行善值百萬,卻是竹籃打水,尋覓無果。
悻悻作罷。
本想著若是圖中現山水,正好出門,現在看來,倒是自己想多了。
不過。
卻是早已習以為常,并不頹唐。
藏匿于樹蔭下,站在山巔畔,風稍稍起時。
憑高遠眺,試看春何處?煙雨,翠竹,亂紅,繡戶。
剪不斷的春愁,絲絲縷縷蕩漾在心間。
書生對著匆匆遠去的風低語。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許輕舟還是下了山。
走出了百里江南的忘憂山,沒入茫茫雪海,去了人間一趟。
山中無閑事,卻皆是閑人。
許輕舟走后。
大家并不慌張,一如往常,該修煉的修煉,該偷懶的偷懶,該偷歡...
自也有和許輕舟一樣。
或結伴,或同往,也去了那片人間,去看看廣闊的浩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