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族就一定會退去。
沒人知道為什么?
只知道這是云川帝國人人皆知的常識。
曾有大儒提出謬論,妖族懼寒,故此蕭瑟秋風起,它們便會退。
卻是惹來滿朝武將哄笑一堂。
北境往北的地方。
冬天冰封千里,白雪茫茫,從那里來的妖族,怎么可能會懼怕嚴寒呢?
所以此間定有不為人知的秘辛。
不過。
卻是無人在意,畢竟這是共識,他們只需要知道,守住北境,便可保云川帝國無憂。
春戰,冬休。
在很久以前。
北境本是無人居住的,雖然每年云川帝國都會派大軍前來鎮守鎮妖關。
可。
妖族秋退春來。
留給云川帝國的時間,只剩休戰期的嚴冬。
可冬日北境千里冰原,行軍本就不便。
大軍開拔,豈是兒戲,到達北境之地那座城時,寒冬已經過了大半。
而且。
那時妖獸一族年年破關,大軍趕到,剩下的時間還要重鑄城墻,時間很緊,有時候修到一半,妖族就來了。
而是北境苦寒之地。
中原來的士兵自是水土不服,大多無法忍受嚴寒帶來的侵襲。
凍死,病死者比比皆是。
尚未戰,士兵便折損大半,士氣更是跌落谷底。
等妖族打來,也就像那一江春水,潰了也就潰了。
年年如此,卻又不得不守,云川帝國就這樣被拖成一個垂垂老矣的老頭,奄奄一息。
每年都要被妖獸襲擾,卻又留下一口氣,讓它茍延殘喘。
后來。
云川帝國出了一位猛將,率領大軍,城頭血戰,竟是抵御住了那一年的妖族。
未曾讓一只妖踏過城關。
時朝野震動,云川嘩然一片,萬民與天同慶。
也是從那年以后,不曾再有一只妖族跑出過北境的地界入主中原。
后來將軍上書一封。
說是北境苦寒之地,距中原太遠,調兵運糧損耗極大不說,還費時費力,容易延誤戰機。
請求先皇移民北疆域,可便于戰局緊張之時,就地征兵,就地征糧。
這一提議。
自是得到先皇支持,大批云川子民南出中原之地,安家北境。
后來。
才有了這北境一個個村落,一座座小鎮。
直到后來,演變出了北境三十六城。
也就是當今的北境。
而那位傳奇的將軍,就是江渡的老祖,江戰。
因其戰功卓著,為人族守土有功。
先帝冊封其為北境王。
江戰也是整個云川帝國史書中,唯一一個異姓王。
也是從那時起。
北境王全權統治北境,世代沿襲。
也有文人墨客自筆中寫下。
北境是云川的北境,卻不是天子的北境。
言外之意,說這北境姓江。
事實上確實也是如此。
在北境。
提皇無人應,呼王萬人隨。
不過,即便北境江家功高蓋主。
云川皇室和那些中原氏族大家,王侯公卿卻也不敢把江家怎么樣。
他們很清楚。
只有江家在,云川才能無憂。
江家若是沒了。
北境也就沒了,云川便將萬劫不復,中原也將年年被妖獸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