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騎在馬上,立在馮大人身邊,閉上眼睛試圖讓喧囂保持安靜。
我一直都喜歡安靜。
武鄉守將是個硬骨頭,寧死不降,馮大人親自勸解了好久,他依然梗著脖子一聲不吭。我有點佩服他,他是對手,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
迫于無奈,馮大人讓我親自送他上路。我抽出自己的兵器,用這把沾滿鮮血的利刃,揮出了最具敬意的一刀。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城小人少的武鄉縣抵抗頑強,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和不小的損失。城高壑深、兵精糧足的榆社知縣和守城將領,竟然早早的就把自己綁起來跪在城門外,向我們投降了。
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之前我還在想,晉陽府到處都是凹凸不平的山地,道路崎嶇、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地寒民貧,有些地方甚至全是懸崖峭壁,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費時費力的打下這里?
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不得其解。
直到我們走出太行山脈,看到了晉陽城,以及它南邊的千里平原。我這才明白過來,這些天我們經過的地方,只是它的橘子皮。
干澀、褶皺的外表里,包裹著甘甜、濕潤的果肉。
這里的富庶,不比我們潁川差。
這里的城關,比幽州城還巍峨。
雄藩巨鎮,三晉都會,龍城自古繁華。巽水煙波,蒙山曉月,繽紛十里如畫。峰巒環都邑,汾水繞關斜,拊扼天下。雨霽憑欄,青史悠悠似云霞。
鳴鳳南望王家,受屏藩之命,拱衛華夏。出震向離,漢唐潛興,深心普照塵剎。劉琨志北伐,延昭守邊庭,征戰平沙。名賢云往,逸興隨風至天涯。
天下一統時,這里是中原屏障。天下大亂時,這里是龍虎之鄉。
到達晉陽城下后,望著斜陽下的雄偉城關,我突然有些感慨。我這一生,怕是走不完大千世界了。晉陽尚且如此,蜀國的成都、唐國的金陵,又該是怎樣的錦繡壯麗呢?
西路軍早就先我們到達了晉陽城西,東路軍也在七天后到達了晉陽東北角。三路人馬,十萬大軍,將晉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三月二十五,是個上路的好日子。
隨著馮大人一聲令下,我們一起向晉陽發起了進攻。
奇怪的是,敵人只是稍做抵抗,南城門、北城門和西城門的守軍便打開了城門,只用了不到半天時間,我們就輕而易舉的進入了晉陽城中。
按照馮大人先前的推算,如果對方鐵了心要死守,我們可能要圍上半年甚至更久才能拿下這座城池。
后來我才知道,是他們自己不想打了。
想想也是,外無援兵,孤城一座,敵強我弱,大勢已去,確實沒有白白流血的必要。
或許,真正的較量,早就已經在武鄉縣或者其他兩路的某個戰場上分出勝負了。
我見到了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