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么好的外部環境下,遼東怎么就住不下去了呢?還有誰能對應開疆造成威脅嗎?
有。
高麗。
一百年前,強盛的唐王朝落下帷幕,他們所支持的新羅也陷入混亂,直至最后覆滅。半島上先后建立起后高句麗、后百濟等割據政權,但最終被后高句麗的權臣王建統一,國號高麗。
高麗趁著中原戰亂頻頻,打著恢復高句麗的口號大肆擴張,從大同江一直北進到鴨綠江畔,大有恢復當年高句麗疆域的勢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依樣畫葫蘆的可不僅僅是司馬懿,高麗新的權臣高榮也有學習先賢的想法。高麗高麗,自然是姓高的人當老大才對呀!
于是,他帶著一群股東對年僅十二的小董事長進行逼宮,成功奪取了權力。順手還把小董事長送到了濟州島附近一個鳥不拉屎的礁石上荒島求生。
登基后的慶功宴上,高榮志得意滿的在漢城皇宮中對著一眾王公大臣發表了總結:
“這個皇宮呢,以前不是我們高家的,它在建成的時候,有的人在讀書,有的人在打漁,有的人在流民棚等著別人施粥。
但是現在,這個皇宮,它姓高。
在高麗,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高,只要是我們高家看上的東西,早晚都得是高家的!”
等到處理完國內矛盾后,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天地為何物的他猛然發現——
曾經坐擁九萬大軍的應開疆,幾天不見已經拉到這種地步了!現在的他手里只有兩萬人左右,而且還不是當年那些兇神惡煞的盧龍軍,而是一群面黃肌瘦的老農民。
嘖……
遼東兩府和地大物博的中原相比,確實有些天寒地凍,但是對于山多地少的高麗來說,依然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的肥肉。
這里散布著幾百萬人口,還有無數的金銀財寶、房舍良田、蘿莉少婦、牛馬豬羊,很難不讓人動心。
于是,他寫給燕王的信件口吻,也發生了變化
從“尊敬的大燕國皇帝陛下”、到“上邦燕王尊上”、再到“燕王老兄”,一步步的試探應開疆的反應。
應開疆懶得理會這傻鳥,一心只想著自己歸天后陵墓該選在哪里,碑文上刻些什么才能掩飾一手好牌打到稀爛的尷尬,以及萬一真的有輪回地府、下去后怎么跟老祖宗們解釋祖墳被拆遷后卻沒有新的安置墳。
見應開疆沒什么反應,高榮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后,最后送去了一封信——
“應老弟,見字如面……”
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應開疆被氣笑了。
密碼的,老子在巔峰賽是被虐成了人機,還被泉水殺。但也不是你這種黃金菜鳥能吆五喝六的好吧?
察覺到高麗有進犯之意后,應開疆立刻調動兵馬,運輸糧草物資,源源不斷的往長白山和鴨綠江北岸囤積,并且他自己也親自來到了半島附近。
實事求是的講,當初能被大周朝廷任命為盧龍軍節度使,和兇猛的草原人打的有來有回,應開疆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可以的。
就算是后來的逐鹿中原,那也是跟賀唯忠打完,又跟孫芝打,跟孫芝打完,又跟文訓打,換個角度看,那可是天下群雄輪番上陣,用車輪戰才把他給干趴下。
你可以說他壞,但絕不能說他菜。
高榮在小地方待久了,祖宗在底下把人脈關系都用盡了,才讓他在村鎮級別的軍事行動和政治斗爭中僥幸勝了幾場,這會兒已經找不到北了,竟然覺得應開疆不過如此。
說教無益,折斷的骨頭是最好的課本。應老師已經準備好了pvc材質的教鞭,還在上面鉆了兩個洞,一定要給這位桀驁不馴的高同學留下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美妙回憶。
六月初,鴨綠江畔,雙方正式對壘。
為了這場極其重要的對外戰爭,高榮動用了三千輕甲騎兵、一萬五千步卒和五千名弓、車部隊,旌旗獵獵,沿江擺開,人馬雄壯,精氣神十足。
你別說,氣勢還挺唬人的。
而江對面的燕軍是什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