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哪里聽來的一句話:你跟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中間都只隔著六個人的關系。
汴京翰林院里的小吏周迎,和縱橫草原的敕勒可汗豆侖,兩個相隔千里、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還真就符合這一定律。
周迎——沈棠——韓登——申屠忘憂——申屠明光——豆侖。
不多不少,剛剛好。
情感上受挫對人的打擊固然很大,但軍事上的受挫會讓人汗流浹背。
二者都讓人寢食難安。
自從與申屠明光書面簽訂了互相諒解協議后,豆侖轉身就率領敕勒部的兒郎們投入到了草原吃雞大賽中。
敕勒與突厥聯手,和兇猛的高車騎兵在大草原上多次爆發激戰,慘烈程度絲毫不比鄭蜀之間的劍閣之戰、成都之戰低,都是馬背上長大的,誰慫誰孫子。
要么你拿著我的頭蓋骨裝酒,要么我把你剁成肉臊子喂狗!
沖鴨——
但是吧,這世上的很多事,并不都是憑借著一腔血勇就能夠有志者事竟成的。
當年突厥和鬼方、契丹一起南下創業,敕勒部忙著向村霸申屠家奪回自己的宅基地時,高車部安靜的茍在家里默默發育,具體活動就是放牧、生孩子、囤積鹽、鐵、糧食物資。
三位年輕人在南人的地盤上見識了城市套路深后,頭破血流的回到了村子里,突然發現高車部已經修起了小洋樓,存款七位數,還娶了媳婦,手下一大幫小弟。
而且,還盯上了他們的家產。
以及他們本人。
芝伏羅大汗率領高車部從阿爾泰山一路東下,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殘云,對沿途的各個小部落實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鮮明政策,路邊的狗都要一腳踹飛。
他們強勢吞并了同為六部之一的鬼方部,并且攻勢絲毫不減,越打越強、越打越多。時至今日,已經控弦十五萬,兵臨土兀剌河。
在凌晨原本的那個時空,這條河旁邊有一座城市,叫做烏蘭巴托。
那么,敕勒和突厥的軍隊加起來一共有多少人呢?
六萬。
令人絕望的數字。
由于大草原一望無垠,土地基本平整,也沒有什么險峻的地形可以利用一下,所以大家通常情況下都是進行真男人對決,選擇正面對掏的。
沒辦法,地方水土決定民俗風貌,再說草原上的文化傳統一直都是這樣,數量直接決定著勝利的天平會倒向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