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間很快,很多人和事都在匆匆變幻,成為泛黃的回憶,我在盡頭駐足,才發現不變的只有自己。”
《汴京時報》最近開了一期專欄,在每月一次的發表基礎上改成了每月兩次,分別是在月初和月中,特別增加了對大鄭百姓的采訪對話記錄,以此來讓全體讀者(多數為識字率偏高的官員權貴群體和享受到新時代福利的年輕學子)好好了解了解,真正的大鄭究竟是什么樣子。
或者說,什么才是大鄭。
采訪的對象包括但不限于汴京城中各個階層的百姓,具體人員由易陽侯呂齊負責走訪挑選,再將合格的人提名人選姓名寫在紙上,揉成團呈給太子殿下,由他來抓鬮決定誰上榜。
而呂齊的采集方式也很獨特,先閉上眼睛,從凌晨用紙折出的“東南西北”中隨手抓到一個方向,然后親自去汴京城中對應的方向,往大街上丟一兩銀子,誰第一個撿到就邀請誰當提名人選。
不撿的人更要提名。
對方的地位如果低于呂齊,呂齊會去他的單位幫他請假,并用《汴京時報》賺的錢來支付最終人選當天工資收入的三倍。
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拒絕聊聊天就會有工資入賬,更何況邀請自己的是一位侯爺。
如果對方的地位比呂齊高……
那他應該會上趕著接受采訪的,因為有機會在太子殿下那里留下一個好印象,這決定著他們自己或者背后的家庭未來三五十年的運勢走向。
為了支持呂齊的工作,也為了教化人心,告訴他們曾經的殿帥其實也跟常人沒倆樣,除了比別人運氣好點、長的帥點、老婆好看點以外,并沒有什么不同。凌晨決定第一個接受采訪,并且讓世人解除對自己的誤會,
尤其是辟謠,汴京城里有太多關于自己的都市傳說,傳的邪乎的不得了!在他們的眼里,自己都快要成了八個觸手的章魚博士了。
“很多時候,我在殿前司下值后回家的路上,都會默默享受馬車里的寧靜。在外面,我是陛下的臣工、大鄭的殿帥;在家里,我是娘子的相公、女兒的父親。唯獨在馬車里,我才是我自己。”
“也不是所有時侯都風和日麗、春光景明,坐在殿前都點檢的位置上,也有很多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陛下,想起他老人家的拳拳關心和殷殷切囑。”
“心憂百姓,官員才能是官員。要思民所思、憂民所憂,多想想我還能為百姓們再做點什么,當你追求卓越時,成功就不遠了;當你心系百姓時,官爵也就不遠了。”
“這個崗位看似風光無限、威風凜凜,實際上呢?也確實是這樣。但危險和困難也如影隨行,我要面臨的、要解決的、要處理的局面很復雜,有時候我也會苦惱,并非一直云淡風輕。”
“前面說的這些和接下來的這兩句,都不是廢話,而是我為了從《汴京時報》領取稿費所以才絞盡腦汁擠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