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黛玉的屋里,兩名少女正在一邊看著書籍,一邊討論著里面的故事情節。
當然,主要說話的還是林黛玉。
書里的每個情節,每個人物,每段話,每首詩,她都能清清楚楚地說出個所以然來。
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一旁的賈迎春,則一副極為羨慕和敬佩的模樣,心頭暗暗道:都說黛玉才情蓋世,聰慧異常,若是男兒身,定能去考個狀元回來,又生的這般楚楚動人,我是比不了的。
“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看看這句話,把鶯鶯當時的心情,隨手就用一句詩詞表現出來,不比那以話語的形式說出來,要更有余味……”
“不知那君初見到底是何人,竟然能寫出這樣的故事文章來……”
林黛玉一邊翻看著,一邊蹙著細細的秀眉,輕聲感嘆著。
賈迎春道:“家里已經派人去尋找了,應該很快就能知道。”
隨即又笑道:“黛玉,若對方是個年紀很大的讀書人,你還要不要去跟他說話?”
林黛玉也笑道:“有何不可,我拜他為師唄。能有這樣的文采,我若能拜他為師,也算是高攀了。你不知道,寶玉才急的團團轉,想要立刻找到那人,然后拜其為師呢。”
賈迎春笑了笑,沒再說話。
林黛玉低下頭,合上手里的書籍,纖細的手指在封面上的名字上輕輕摩挲了一下,微微蹙眉道:“君初見……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了探春的聲音:“黛玉,二姐姐,你們在屋里聊什么呢。”
林黛玉聽到聲音,連忙站起,笑道:“在看書呢。”
賈探春走了進來,笑著看了兩人一眼,又看向了她手里的書籍,笑道:“《西廂記》?你不是早就看過嗎?”
林黛玉道:“是早就看過,不過這幾日又看了那本《梁山伯與祝英臺》,還有那本新出的《倩女幽魂》,實在覺得那位君初見才情無雙,令人驚嘆。所以今日又忍不住,拿出來看了一遍。”
賈探春點了點頭道:“這三本書的確寫的很好,這段時日,其他府中都在流傳這三本書,男子女子,都在議論。貴妃娘娘也很喜歡,府里已經派人去尋找了,聽說已經找到了第一本書的源頭,好像是從一名青樓女子那里流傳出來的。”
“青樓女子?”
林黛玉聞言一怔,腦中忽地劃過一道閃電,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時之間,又捕捉不到。
賈探春看向了自家二姐,道:“二姐姐,我有話問你。”
賈迎春站起身,準備出去,猶豫了一下,道:“探春,就在這里說吧。”
賈探春看了旁邊正在發愣,一臉思索的少女一眼,正要說話時,林黛玉突然雙眸一亮道:“君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
兩姐妹都疑惑地看著她。
林黛玉頓時滿臉激動,道:“探春姐姐,迎春姐姐,我好像猜到那個人是誰了!”
賈探春一臉疑惑:“哪個人?”
林黛玉激動的小臉通紅,指著書籍上的名字道:“君初見啊,我應該猜到君初見是誰了。”
“哦?”
兩姐妹都是一愣。
賈迎春連忙問道:“誰啊?”
林黛玉興奮地道:“迎春姐姐,你昨晚不是跟我說,那位洛先生,就是那位給探春姐姐寫詩的桃花公子嗎?他是外城西湖書院的學子,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也是他寫的,據說是專門為一名青樓女子寫的,那名青樓女子的名字就叫初見。你們想想,那位洛公子叫洛子君,那名青樓女子的名字叫初見,兩個名字合在一起,君初見……”
此話一出,賈探春和賈迎春皆是神色一動。
“洛子君,柳初見……君初見……”
賈探春喃喃地念了幾遍,不禁想起了昨晚在博望侯府,那少年義無反顧,沖上戲臺,護在那名女子的身前的一幕。
再聯想到對方的才華,她頓時也醒悟過來:“黛玉,還真有可能就是他。”
林黛玉奇道:“探春姐,你怎么知道,那名女子叫姓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