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朋友們講清楚,他們能理解的,方星河也不可能管你下部片子用不用港臺員工,沒有這個道理。
這一次是特例,也是我們必須付出的誠意!
用幾百萬請到方星河,拍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這有什么好考慮的”
這本賬,張衛平算得太清楚。
但謀子算不明白,現在的他是一個除了拍攝對什么都不關心的純粹理想主義者。
張衛平不得不詳細解釋,把事情攤開到最透明。
“如果是普通的故事片,以現在的國內市場環境,1000萬請方星河穩賺不賠,票房四五千萬,攢局時肯定能找到贊助,廣告還能拉來一千萬,賺錢是必然的。
如果給他1500萬片酬,風險也不高,雖然咱們內地的票房上限只有那么點,但是日韓港臺東南亞都很好賣,蓋掉5000萬總成本應該問題不大。
他拍商業故事片的片酬上限,大概也就是2000萬,主要是因為這個類型的片子很難打進歐美市場,海外版權不吃香。
我跟不少制片方聊過,他們邀請方星河的姿態特別積極,報價基本集中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越是新入局的人喊價越高。
真的,誰敢嫌棄他是個新人啊
但是咱們的片子不一樣,古裝,武俠,大片,闖美,這些元素太對路子了,咱們給他4000萬都不虧!
李蓮杰拍《龍之吻》的片酬是750萬美元,以方星河現在的粉絲規模,世界知名度,再迭加第一部打戲的噱頭,難道還不值500萬美元嗎
可是他跟咱們確定合作的時候要了多少錢
500萬,人民幣!
哪怕現在他的名氣更大了,應該提提價了,可是咱們這么力挺他,他好意思報高價嗎
能千來萬人民幣請到他出馬,別說得罪港臺圈了,讓我親身上陣去跟誰干一架都沒問題!
下部戲再說下部戲的,反正這一次,咱們必須力挺到底!
以《英雄》這種規模的投資,沒有他參與,我睡覺都睡不安穩!”
其實沒有方星河,《英雄》也能成功。
但是,處于當下時空的人們,誰能展望這種必然不過是頂著壓力,在忐忑中努力罷了。
張衛平正是一個典型的壓力怪,眼看著有幾乎拿下方星河的一血,他非但不打算要臉了,甚至還瘋狂給謀子上手腕。
經過4個小時的反復勸說,謀子終于妥協。
“可以,我只懂拍攝,別的你處理吧,但是老杜那邊,我必須親自去道歉。”
《英雄》目前處于籌備階段,只定了外景、劇本、主創三大項,其中,最難搞的就是已經簽完合同的主創。
人家為這個項目已經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到臨頭把人家踢出去,別說是朋友了,就算不是朋友,這也太影響口碑。
可是沒辦法,第一次執導如此巨額投資的大片,謀子也必須做出取舍。
人生在世,誰不承擔壓力
“沒問題!”
終于得到老伙計的應允,張衛平大喜過望:“我一定妥善處理!”
然后倆人一對,發現這個事兒比預想的更操蛋。
首先是攝影師杜可風,這是核心主創了,影片視覺風格的核心塑造者,以其極具風格化和詩意的鏡頭語言著稱。
想找個夠級別的攝影師取代他,并不容易,尤其還是在如此倉促的條件下。
其次是動作導演程曉東,這更難搞——目前國內所有的武指團隊,都他媽是香江人!
然后是制片人江志強,《臥虎藏龍》的關鍵推手和國際發行的重要人物。
最后是潘國瑜,視效總監,她帶領團隊負責影片中的數字特效工作,此外,事前談好的特效制作公司也都是香江企業。
至于剩下的港臺員工,細細碎碎,環環相扣。
“媽的,這工作量!”
謀子實在忍不住,爆了聲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