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很多功課,高空威亞只能直來直往,怎么變線”
“現在當然不行,缺了一樣關鍵的東西。”
“什么!”
“動態威亞系統和配套的威亞環。”
你方哥再次觸及到謀子的知識盲區,徹底給他搞懵逼了。
“沒聽說過這玩意兒啊……哪里的技術好萊塢”
“我的個人獨家專利。”方星河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輕描淡寫的笑道,“第一套成品正在打造中,回頭把北影廠的7號棚租過來安裝上去,就可以進行調試和演員前期訓練了。”
“臥槽,你牛逼!”
謀子興奮壞了,一躍而起。
“你要是真能搞定那玩意兒,那咱們肯定牛逼大發了!高空復雜動作,我決定拍這片子的時候想都沒敢想!
這要是拍出來那種效果,你和連杰不得把那幫歐美棒槌驚成傻嗶!
臥槽!這票房得干到哪兒去啊!”
看著老謀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粗口控制不住的往外爆,方星河莞爾一笑。
要搞明白現在的常規威亞系統和未來復雜威亞系統的區別,其實只需要拿《黃飛鴻》和未來的動畫電影做對比就可以了。
《黃飛鴻》也是功夫片的突破之作,具備顛覆性的里程碑意義。
但那時和現在的威亞,都只支持凌空之后直線前進。
幾根威亞繩,一件威亞衣,吊起來之后,行動路線就是固定的。
演員的行動動力,主要來自于武行的人力牽引。
直上直下,或者直前直后,最多在前行路線上增加一點高度變化,形成飄逸的輕功效果。
轉換動作時,必須切鏡頭,換威亞,拍下一幕場景。
而機械動力的數控威亞系統是另一個時代的黑科技,不會因為復雜動作而纏線,威亞環的存在又降低了演員的承受壓力,可以進行更多的旋轉、平移、翻滾操作。
后來趙麗影拍攝的《與鳳行》,肢體那么笨的兩個人飛來轉去的也很輕松,這不是演員的功底,而是科技的進步。
01年的動作演員可不是誰都能當的,25年隨便一個人都能拍打戲,好萊塢并沒有學會功夫片的精髓,只是將科技結合得尤為完美,如此而已。
真要是不剪輯不加特效的拍一個動作長鏡頭,從始至終也沒有幾個演員能夠做到。
李蓮杰是其中之一,方星河更勝一籌,如今再迭加上威亞黑科技,新《英雄》在動作層面必將突破藩籬,載入史冊。
如果不是要用這部電影為內地樹立起“大片時代內娛做主”的大旗,方星河才舍不得拿出來這東西。
動態威亞系統的制造并不難,難的是思路。
數控核心、多線組合、威亞環、威亞桿,再加上熟練的操作武行,就能創造出動畫電影里才能設計出來的動作效果。
這玩意兒的專利沒什么用,市場太小了,也就只有第一次面世的時候才能起到最大程度的震撼效果。
用在《英雄》上,虧倒是不虧,但是怎么想怎么生氣。
要不是這幫不知好歹的港臺獨逼,我留著拍自己的《無極之道士下山打貓妖》不好嗎
方哥火氣很大,練球都不香了。
8月30號去學校報到兼請假,9月2號出發去跟喬丹單挑。
但在臨走前,他終于還是把這口氣撒了出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