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點的卡位能力顯然是搞笑,方哥跟內線沒得卡位,但他同時擁有89點的籃板嗅覺和沖搶能力,這就太變態了。
突進中快速判斷落點,快速起跳,快速二次起跳,每場能夠抓下3個以上的前場籃板。
或者沖筐中接球,起跳正面沖擊中鋒,如果對方的護框能力不夠強,可就倒大霉了,亂動就是一個2加1。
如果對方中鋒的護框能力極強,方星河又總能在半空中充分調動防守之后傳出絕妙好球。
乍一看,奇才隊的陣地戰進攻套路簡單極了,有時候甚至顯得很亂——羅賓遜的傳球選擇、漢密爾頓的跑位路線、丹子的站樁式策應、坎貝爾的內線卡位……
可是,不管問題再怎么多,方星河作為組織核心,總能在最恰到好處的時候接應,然后蠻不講理的沖筐,給所有人第二次機會。
奇才隊缺乏默契,進攻戰術也極其不熟練,但是只要能夠找到方星河,就總能磕磕絆絆的繼續下去。
防反快攻戰術更不用提,一旦讓方星河在弧頂位置沖出去,但凡傳球不太離譜,那就是穩穩的2分落袋。
第一節比賽,通常都會在這種混亂中落幕。
節奏稀碎,雙方都是如此。
奇才隊的亂是應該的,對手的亂則是被方星河硬生生沖出來的。
控衛一般都在弧頂發動攻擊,方星河死守弧頂,防突不防投,以他的橫移腳步,除了艾弗森,誰都別想進去。
對手控衛基本不敢浪投,只能交球。
而一旦交球,方星河就會有意識的外拉,不參與防守,而是調動對手控衛跟隨,導致陣容脫節。
控衛不跟隨他,繼續內切的情況極少,跟他換分,誰都換不起。
第二節比賽,半替補陣容,丹子開始發力。
為了減少比賽回合,降低丹子的跑動,第二節通常都是陣地戰的低位進攻。
老大爺似的慢悠悠落位,投幾個球,傳一個助攻,心情好了再內切一次……
第二節6分鐘左右,方星河接替他上場,繼續亂槍打鳥。
第三節,全主力陣容,方星河主動降低攻擊性,開始以傳統控衛的方式磨煉戰術。
通常在這一節,奇才隊會輸分比較多,甚至產生大量失誤。
第四節,方星河與喬丹不再上場,讓半主力陣容互相熟悉,他們在場下觀察并討論。
如此,連輸6場季前賽。
第7場,終于建立起一些默契和熟悉的奇才球員們,完全展現出了各自的特點。
羅賓遜賴在三分線外面不動地方,或投或傳或面框單打,總之就是不進內線,惡心死了對位大前鋒。
當今聯盟,除了加內特能夠在看守他的同時保證協防強度,其余大前都痛苦得一批。
而一旦方星河選擇和羅賓遜發動擋拆,換位小打大,那么大前的痛苦還要加倍。
其實如果沒有方星河的突投傳三項頂尖,羅賓遜在三分線外的殺傷力著實很一般,但這事兒沒有如果,有方哥罩著,羅賓遜屌得一批。
反正投不進也打不動的時候隨手把鍋一甩,方哥就能重新組織進攻,爽飛了好吧
而漢密爾頓也終于能夠展現出馬拉松選手的惡心人之處。
他幾乎不參與中轉,到了前場,悶頭就是跑。
有時候是戰術規定的固定線路,有時候是心情一好,貼著人亂鉆。
反正只要能跑出大空位,籃球必到,那還想什么溜就得了!
由于方星河和喬丹的存在,任何對手都不可能將外線防守資源投放在他身上,于是小漢真的跑爽了,也投爽了。
每場不聲不響的弄來16、7分,乍一看并不高,但是,命中率是他媽57.8%!全聯盟第一!
你就說離譜不離譜吧
不管輸球贏球,小漢每天晚上都眉開眼笑,舒服得一批。
丹子的季前賽得分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