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工作特別細碎,因為要最大化利用好空間,每個人都要注意為隊友擋拆,同時為關鍵終結點拉開。
其實餅鋒坎貝爾在陣地戰中有些格格不入,方哥卻仍然為他設計了大量擋拆戰術。
雖然這糙漢只能擋不能拆,僅有順下吃餅一種進攻套路,但是他具備一種極其扎實的阻擋效果,只要稍稍卡出一點空間,方哥、丹子、小漢都有能力瞬間終結。
方哥是真哥,耐心又有德。
武德的德。
有一回訓練賽里,羅賓遜浪投好幾次,沒按戰術打,講了又不聽,方哥耐心糾正兩次,第三次直接就捏著拳頭沖上去了。
羅賓遜這時候才反應過來,對面那小子是公認的nba武圣,于是當即連連擺手并后腿。
“s,s!我錯了,sr老大,我知道錯了!”
沒打著他,還讓方哥挺遺憾的。
不過自此之后,不罵人的方哥變得比愛罵人的喬哥更恐怖,開口講話時,誰都得支楞起耳朵仔細聽。
而在防守端,方哥并不大包大攬,將指揮權完全交給了丹子、坎唄、羅賓漢和新來的吉姆。
內線防守你們商量著來,外線防守我單對單。
其實方星河單防后衛線的效果相當不差,橫移頂級,對抗出色,預判精準,出手敏捷,只不過在季前賽和常規賽前期,他不太努力防,差不多就行。
偶爾他還前提站位,漏一下對位人,磨煉內線的協防補防默契。
咳咳,真不是偷懶
常規賽的非焦點戰,有什么必要那么認真呢
但他也并不是完全不參與防守體系,正相反,他提出了一種明確的、只用來拼命的防守體系。
強力壓制、有限換防、迫使籃球轉移到最不擅長出球的對手手里,然后突然夾擊瘋狂騷擾。
這種高強度的防守策略只能持續一節,所以被方星河放在了第三節開啟。
陣容是方星河控衛、丹子分衛、吉姆小前鋒、羅賓遜大前鋒、坎貝爾護框。
在這段時間里,方星河不再執著于弧頂單防,而是貼近干擾,逼迫控衛轉移球,隨后緊隨其后,與丹子、吉姆或者羅賓遜夾擊對方。
丹子、吉姆或者羅賓遜要高強度換防,他們有這份能力,均可以從2號位防到4號位。
一旦球權落在某個不擅長轉移球的對手手里,距離最近的人立即夾擊,其余人各自補防,空出最遠端的對手。
此時,雖然出現了局部大空位,但對手沒有能力精準轉移,極其容易失誤。
一旦出現搶斷,你方哥就會像是瘋狗一樣沖出去,然后……砰!
這套戰術還有一種終結選項——追身三分。
但在常規賽中,方星河從來沒有展示過這種可能,全是快攻扣籃。
跟得上他速度的,沒有他力量大;對抗能頂住他的跟不上速度;速度對抗兼具的極少數人,必然是對方的攻防核心,那就互相耗唄。
靠著這套第3節瘋狗式搶斷的追分打法,奇才隊前10場輸輸贏贏,接下來穩定上分,在12月份之前成為一支成熟的防守反擊球隊。
截止到圣誕大戰之前,16勝10負,東部第四,初步展現出一種強隊風范,但又沒那么強,連輸三次西部強隊。
總體而言,籃球專業媒體是對喬方組合比較失望且看低的,并不認為他們具備了沖擊總冠軍的實力。
即便如此,這場圣誕大戰仍然吸引了3800萬美國本土訂閱,以及數以十億計的亞洲觀眾。
因為,神王組合終于要正面對戰ok了。
這是一場注定會載入史冊的圣誕大戰,不必宣傳,便已熱火朝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