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雪崩
兩場大戲加一個結局,來來回回拍了將近一個月。
戰爭戲是外景,動用了數千群演,人吃馬嚼諸事繁雜,真正叫方星河見識到了大戲難拍,也讓他對導演有了新的理解。
一個好導演真正的核心素質是什么
非技術,非文化,而是抗壓和精力。
老謀子這牲口平均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拍完當天的戲回到賓館,還要開會,然后檢查素材,再處理一些雜事,最后在思考中小睡一會兒。
副導演和其余主創確實各管一攤,能夠極大分擔工作,可終歸要匯總到一起,由總導演把控全局。
方星河這一個月只是天天跟著開當日總結會,再加上自己武指的那一攤,都差點累成傻逼。
他的耐力和恢復屬性確實高,可年紀太小,仍在發育期,一兩天熬大夜沒事兒,長期睡不好是真難受。
再看謀子,好傢伙,跟鐵人似的,一睜開眼晴就滿肚子雞血。
方星河聽同行聊起過,據說郭帆導演拍小破球的時候,頂著資金、成本、市場、前途等等多重巨大壓力,平均每天只睡4個小時,攻堅階段只睡2個小時,拍攝期145天,總周期14個月,堪稱極限耐磨王。
這就壓根不是技術活兒,純純的體力工種。
沒有捅穿鐵人三項的精力,沒有不顧后果就是乾的抗壓心態,壓根就不配當大導,扯什么技術都沒用。
技術高能力強的導演多了去了,可一旦在高壓中長期工作,思路就很容易變形,導致發揮不出來應有的水平。
詩人的電影,前期通常既有靈性又工整,中期就開始剎不住車,到后期往往雪崩。
人在不夠專注的時候,情緒很容易受到激素影響,這就是最大的科學。
再比如著名黃文作家麵包,一天寫2000字剛好,長期日更4000字就是三流作家,日更1萬字則是掛著吊瓶都挨不著的天塹。
個人精力這玩意,在任何行業里都是登頂的核心素質。
方星河感覺,自己在這方面應該很有潛力。
不用多,再過三年,20歲左右,應該就能變身折磨王了一一折磨團隊,折磨演員,折磨一切。
跟老登拼產量,跟小年輕拼質量,到時候,我看誰敢跟哥!
2002年的時間,悄然走到了2月下旬。
大年三十,《英雄》劇組沒放假。
因為方星河的時間實在太緊張,除夕當天甚至還安排了半天的戲份。
下午5點多,劇組安排了一桌年夜飯,難得放鬆半天。
吃過飯,核心主創聚在方星河的“總統套房”里,一邊閒聊,一邊看春晚。
這齣節目,本質上是陪方導過年。
一手構建了兩場核心大戲的方導,如今已經是組里最最熾手可熱的人。
衛萍歷來舔著他,不用額外多提。
謀子一邊感激他一邊敬畏他,算是君子之交的朋友一一感激不必解釋,敬畏則來自於做人理念的本質不同。
要知道,謀子那幾個港臺的老朋友,現在還特喵的天天罵娘呢。
李蓮杰對方星河的態度十分微妙,佩服警惕優越不滿都有一些,混合成一種流於表面的尊重熱情。
這會兒的老李,在好萊塢算是正當紅。
去年7月的《宇宙追緝令》,片酬都快要摸到1000萬美元的邊兒了,算得上功夫領域的頂級巨星。
票房表現與碟片售賣都很高,性價比之王的名頭坐實,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方星河主導的新版《英雄》,極有可能是老李好萊塢之旅的新巔峰。
原版《英雄》全球票房1.77億美元,不算出眾,新版必定更好,區別只是能好到什么程度。
但只要北美票房能過1億門檻,再有一定的碟片銷量,老李肯定會晉升為真正的巨星,a級,能拿票房分紅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