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奇才還擁有我。”
方哥表情一肅,開始自我總結。
“我不是一個能夠解決場上一切麻煩的絕對強攻點,在球隊陷入絕對困境時,邁扣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無差別單打,用不可防御的攻擊波來終結。
而我的工作更偏結構一些——將所有人整合起來,用我們的最強點去攻擊對手的最弱處。
我站在局外高處,統治著概率。
籃球于我而言,既不神秘也不激情,我分割球場空間,調動防守,計算命中熱區和防守到位率,冷靜而科學地處理球。
這就像是一次數學考試,又或者是一場精密的手術,不需要熱血更不需要爆種,確切的答案就在那里,只要填進去就好。
g5,最后一場比賽,我拿到了25個助攻。
這意味著湖人隊在我面前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區別只在于隊友能不能投進那些球——倘若他們投不進,我再換一套解法,結局仍是一樣的。
很多籃球專家以為我們的實力弱于湖人,開賽之前的投票勝負比大概是62%對38%,但事實證明,他們對于實力的判斷太狹隘。
完全克制的戰術算不算實力?對標不了的進攻資源算不算實力?我的空間感和洞察力算不算實力?
他們給不出答案,沒關系,我已經用結果告訴世界,奇才就是那支更強的球隊。
這本沒有什么,我不在乎外界怎么想怎么說。
但我不能欺騙自己——
籃球確實沒那么有趣。
或者我再擴大一點范圍——
一切只需要身體素質和簡單計算的體育運動都沒那么有趣。
我打膩了,就是這樣。
相對而言,藝術會更加神秘一些。
文學、音樂、影視、繪畫……不管是什么種類的藝術,它們沒有標準,也不會在行動初期就產生一個完全可以預期的結果。
實力再強的導演或演員,也不敢保證創作出來的成品一定能夠受到歡迎。
正是這種未知,才能充分激發我的動力。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但我會再強調一遍……”
方星河頓了頓,環視周圍媒體。
這幫家伙激動得滿臉漲紅,卻努力克制著,不發出任何聲音,聽他講完最后一段話。
哦不,更確切的描述是期待他裝完最后一段逼。
你方哥如此宣告:“對于我這樣的天才而言,只有文藝道路才能給予我足夠的挫折,而我將投身于那些挫折,在未知中沉淪或者閃耀。”
最后一句,言簡意賅,加了重音。
“籃球,out。”
這是科比在退役演講里說過的話。
他說的是:曼巴,out。
隱含的意思是黑曼巴已經被籃球世界淘汰出局。
但方星河的態度是大爺——籃球,正式被我淘汰出局。
“fuck!”
巴克利蹦了起來,雙手抱頭,滿臉不可思議,嘴歪眼斜。
“sr一直這么……這么囂張狂妄嗎?”
華夏滿天星用力點頭:是的,他一直如此。
圍在周圍的記者們瞬間化為喪尸,瘋狂高舉話筒,毫無秩序的問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整個場地中一片嘈雜,聽不清任何聲音。
但是,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聽到現場觀眾爆發出的絕望哀嚎。
“no!”
“starriver,別走!”
“我們不能沒有你!”
哭聲、喊聲、挽留聲,聲聲震耳。